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中国人文历史方向(同等学力申博)在职高级课程培训班帮助学员拓展现有知识结构,夯实人文史学专业理论功底、以了解整体人类文明的一般发展历程和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接受史学理论、考古学及文化人类学等方面的基本训练为目标主线,通过理论教学、现场教学、情景教学和考古实践课,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国文化的发展变迁,通过中外文化的交流比较,提升历史的通观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构性认识,提高对中华现代文明渊源、现状、未来的洞察力,开拓历史文化视野、提升战略思维,培养新时代应用型专业人才。提高专业学术能力,洞悉世界大势,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知识技能,提高职场胜任力和竞争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历史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主要依托中国历史研究院设置,现由考古系、历史系、近代史系、世界历史系、中国边疆历史系、历史理论系、国史系7个系,历史学本科、文物与博物馆硕士2个专业组成,学科专业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共拥有3个一级学科(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博士点,拥有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边疆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世界史共9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夏商周考古、文物与博物馆、历史地理学等13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在新石器考古、夏商周考古、汉唐考古、先秦史、秦汉史、中国近代外交史、中国边疆史等专业领域有着独特优势,现任院长为李国强教授。《(新编)中国通史》(《中华民族史》)纂修工程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史学步入高质量发展黄金期的重要标志;中国历史研究院组织开展的“中华民族复兴史”“清代国家统一史”“中国历代治理体系研究”以及中华文明起源、中国文化基因、中华文化生命力、国家治理体系等重大前沿理论问题研究成为新时代史学研究的里程碑。我院所培养毕业生中,大约有一半以上到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工作。
【“人文历史学”方向】
人文历史包括人类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宗教,以及创造人类社会的能力和习惯。一是强调“经世致用”,通过先秦诸子的思想精华撷取,让我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宁静致远;二是提升管理智慧,使之兼具中国的人文精神和西方的科学思维,真正修炼成“博古通今、中西融行合一”的智慧型领导;三是提升人生境界,即观乎“心性”、“生命”、“人生”,通过思维修炼,提升思维水平。
传统文化的人文教育是人的素养教育、人格教育,通过修身养性孕育出真正的“人”。人文历史以史学为基础,以哲学、宗教学、文学、礼学、考古学、版本学等为辅助,以先秦诸子思想为源流,理解现代中国的历史线索,将文明史、文化史、思想史、社会史结合起来,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历史学是以人类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人类对自己的历史材料进行筛选和组合的知识形式,是静态时间中的动态空间概念。历史学是由史料学、科学、哲学、人学及其时间空间五部分有机组合而成。人文历史学重点研讨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国文化的发展变迁、中外文化的交流比较,将提升历史的通观、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构性认识、开拓历史文化视野、提升战略思维作为建设方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是史学、哲学、思想科学培养的主阵地,我们关注着世界政治、经济的走向,探寻企业发展的趋势,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企业家的成长轨迹。中国的发展,经济的腾飞需要企业家更为广阔的视野,更为有力的管理与领导。更高层面的企业家则需要不断的内视、内省。而人文史学的底蕴、智慧、技巧、格局则恰好为他们提供充足的源动力。通过多年的精心筹备,我们推出了中国人文史学提升高级课程。旨在培养一批企业家成为具有大思维、大战略、大视野的新时代领袖。也培养一批正在努力的上进者,让他们明确突破自我,以出世态度做入世的事业,悟道得道,让人生更有意义。
【招生对象】
1、已经获得硕士学位的券商、银行、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企业管理人员。
2、已经获得硕士学位的高校教师、科研机构研究人员。
3、已经获得硕士学位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中高层领导。
4、有强烈进修意愿的企业高管,学位条件可适当放宽。
【课程特色】
1、师资队伍实力雄厚。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享有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的学部委员、二级研究员,及来自其他高校、部委机关和相关行业的知名教授、学者型领导和行业研究专家,组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2、课程体系前沿实用。四大学习板块包括理论教学、现场教学与情境教学、能力提升教学、学术规范与论文指导,重视课程范围的跨界系统性、理论研究的权威前沿性、实务问题的新颖实用性。
3、学术训练高阶专业。专业方向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和时事前沿等领域的动态前沿,论文指导课程帮助学生提高论文撰写的规范性和实证性,根据论文选题匹配对接专业的学术导师,提高结业论文的学术性和创新性。
【课程体系】
理论教学 | 学贯中西 | 01 中外史学经典选读(杨艳秋) |
02 中华文明史(冯时、王震中) | ||
03 中国文化史(左玉河、唐仕春) | ||
04 世界文明史(王华、刘健) | ||
05 世界文化史(郭子林) | ||
博古通今 | 06 二十四史今注(孙晓) | |
07 传统文化生命力(刘国民) | ||
08 中国式现代化(夏春涛) | ||
09 中华大一统(邢广程) | ||
10 一带一路的历史逻辑与当代实践(李国强) | ||
现场教学 与 情境教学 | 人文素养 | 01 考古学前沿 (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博物馆现场教学、施劲松副所长) |
02 书画鉴定与赏析(中国国家博物馆现场教学 朱万章) | ||
03 历代文物鉴赏(殷墟博物馆现场教学、吴卫国) | ||
04 故宫学与当代国学思潮(故宫博物院现场教学、章宏伟、王军) | ||
05 陶瓷鉴定与市场价值(中国国家博物馆现场教学、耿东升) | ||
考古学实践课 | 考古能力培养(以上由吴卫国、地方考古队长、刘强老师带队讲解) | 01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
02 北京周口店古猿人遗址 | ||
03 元上都考古遗址 | ||
04 辽上京考古遗址 | ||
学术规范与论文指导 | 01 文献综述与选题 | |
02 论文设计与撰写 |
注:根据专业动态和学生需求,实际执行课程可以调整。
【学 制】两年,分为课程学习和论文撰写两个阶段。
【学习时间】
每个月授课1-2次,每次2天,每天为8个学时,集中在周六日授课,寒暑假不上课。
总计214个学时,其中课程授课126个学时,实践和游学为72个学时,论文指导为16个学时。
【学习地点】北京
【证 书】
学员完成培训计划,经考核合格,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颁发统一编号的结业证书(钢印、红印)。
凭结业证书可以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友身份,纳入校友总会及地方校友会的管理,终身享有参加校友会沙龙、论坛、社会实践、联谊等活动的权益。
【学习费用】
培训费共计人民币108000元/人(含报名费、资料费、学费、课程考试费、结业论文指导费及结业费等),交通、食宿费用自理。学员一次性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