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觅道论坛”系列讲座开讲仪式在清水河校区举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曹顺庆做客论坛,与成电师生探讨重建中国文化话语权与重塑文化自信。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申小蓉出席活动并为曹顺庆教授颁发“电子科技大学客座教授”聘书。
曹顺庆从当代中国学术界对西方话语的膜拜、西方文论话语的创新、西方学术话语的弊端等角度阐释了建设中国学术话语权的重要性。曹顺庆指出,“话语权”顾名思义就是熟悉话语的基本规则,掌控话语生成与言说方式的权力,谁拥有话语权即意味着谁就可以制定规则、维护权威、决定真理、书写历史甚而压制他者。他谈到,中国当代文论存在“失语症”,对西方文化与文论的盲目崇拜,导致了文化自信的缺失和对传统文化的陌生。然而,西方文论又存在着诸多弊端,要改变这个现状,就必须“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
通过反思当代西方文论的缺憾,曹顺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一切历史都是话语权控制与斗争的历史。他说,“历史既不是完全的信史,也决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历史是有自身的规律的,是不会以个人意志改变的。”由此观点出发,曹顺庆简要阐释了“梁启超的困惑”“汉代为什么没有文人诗?”“《史记》为什么没有墨子传?”“唐代有白话诗派吗?”“《金瓶梅》作者为什么不署真名?”“现当代文学史为什么排斥古体诗词?”等学术界的“哥德巴赫猜想”。
当被同学问到作为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能为重塑文化自信做些什么时,曹顺庆表示,理论创新非常重要。他勉励同学们积极反思西方理论的问题,解决西方理论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而重建中国文论话语,重塑文化自信。
政管学院党委书记周军在致辞中说,无论从人才培养还是社会创新需求方面,人文社会科学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流的大学一定要有一流的文科,希望通过曹顺庆教授等优秀人才的加盟,促进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推动学校哲学与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顺利实施。
据电子科技大学数字与文化传媒中心主任、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谢梅教授介绍,举办“觅道论坛”系列讲座,目的是在校内形成深入、全面、系统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的氛围。和知识普及性的论坛不同,“觅道论坛”具有专业性、学术性、学科性、创新性。论坛主要面向研究生和有一定社会科学知识积累的本科生,通过邀请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国内外知名学者分享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提升同学们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兴趣,帮助他们明确学术研究方向。谢梅说,要真正培养杰出的精英人才,就必须让同学们在具备理工科素养的同时,形成扎实的社会科学学养。中心在举办“觅道论坛”的同时,还将开展学术工作坊活动,让老师带领一群学生在一段时间里对课题进行持续研究和思考,希望通过“觅道论坛”和学术工作坊活动的开展,把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研究、学习引向深入。
参加报告的政管学院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赵颀表示,“觅道论坛”让自己更深刻地理解了文化话语权、文学研究和变异学,“曹老师的讲座让我感受到了属于中国文学研究的声音。他并没有亦步亦趋跟随西方的文学体系,而是创新地解构再建构属于中国的学术体系,这种敢于创新、敢于变革的精神令人敬佩。”
人力资源部、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研究生院、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中心、政管学院相关负责人以及部分协议教授、特聘研究员参加活动。
相关链接:
曹顺庆,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级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带头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霍英东教师基金获得者,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享受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带头人;美国康奈尔大学、哈佛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台湾南华大学、佛光大学、淡江大学客座教授;国家社科基金评委,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中文学科副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