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美术学院的一众师生齐聚广州二沙岛岭南会广场。乌央乌央聚集了百来号人,原来这次拜师活动起源于广州美术学院在职研究生开设的非遗和动漫周边产品设计相结合的公开课程。“我们原本预期只有30名左右学生报名参加。”叶正华说。谁知拜师活动消息发布后,迅速在同学群中一传十、十传百,还有来自其他专业的学生加盟,最后参加活动仪式的师生超过百人。
当天接受拜师仪式的8位民间工艺大师代表包括:端砚大师李志强、广彩大师翟惠玲、木雕大师刘柏浩、砖雕大师何世良、雕塑大师杨育林、剪纸大师魏惠君、扎作大师黎婉珍、广绣大师唐晓玲等。
从事广彩艺术45年的非遗传承人翟惠玲,是当天展览活动的主人公。眼见一下子收到了这么多的徒弟,大师不禁喜上眉梢:“拜师仪式充分体现出年轻人尊师重道的精神,这说明传统工艺越来越受社会重视,手艺人的地位也越来越提高了。”
“在我看来,成为非遗传承人是一件很帅气的事。”16级动漫设计专业学生李君龙表示,对非遗的热爱反映年轻人的文化认同,“年轻人不应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感到陌生”。“成为非遗传承人能学到更多新的东西,让我们更了解传统文化。”来自动漫专业的徐嘉嘉补充道。
展览现场还特别开设广彩体验区,大师亲自下场示范描线、上色,不少广美师生也都跃跃欲试。“广彩的矿物质颜料非常特别,我们都感到很好奇。”李君龙说。叶正华表示,接下来,美院会将非遗大师请进高校,教同学如何传承传统的非遗技艺;而大学生也将走出学校,深入了解非遗的作坊和行业。
“参与拜师礼的弟子中,哪怕只有几位学有所成,非遗也就后继有人了。”翟慧玲希望,来自广州美术学院的这群特别的弟子能够静下心来学习和了解非遗背后的文化,成为真正的非遗传承人。
动漫跨界开发非遗“IP”
对广美动漫专业师生来说,成为非遗传承人不仅意味着文化的传承,还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场实践,将他们从课堂上积累的文化创意产业和设计知识,运用到非遗未来的周边产品设计当中去。
与工业化大生产不同,以手作为主的传统工艺常常因工时长、产量低、成本高,而遇到发展的瓶颈。而在叶正华看来,“产业动漫化”可为非遗的发展之路带来新的思考:提取非遗的文化元素,开发低成本的衍生品,不但可从侧面扩大非遗的传播面,还有助传统工艺本身的品牌化,增加其文化附加值。
非遗需要动漫,动漫同样需要非遗。叶正华认为,缺少原创性的IP一直是困扰国内动漫发展的难题,也是过去动漫界常常跟风欧美日韩的原因。“其实,非遗本身就是沉淀了百年历史的大‘IP’。人们对来自传统文化原创IP的热爱从来没有中断。《大圣归来》因此而成为爆款,非遗与动漫跨界也能引发新的爆点。”
“非遗本来就来自人们日常生活。动漫受年轻人欢迎,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们快乐的需求。非遗同样可以做到。”叶正华认为,非遗的未来要交到年轻人的手里:年轻人是市场上最敏感的“反应器”,他们的灵感碰撞,可以为产业发展提供许多可行方案。
广州美术学院在职研究生叶正华表示,本次课程旨在掀起一场“头脑风暴”,未来希望吸引更多第三方制作团队加盟,让同学们与非遗传人碰撞产生的作品能最终落地,让“非遗+文创”真正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