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教育部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孙正聿老师主讲的哲学在职研究生主题是三组基本范畴与三种研究范式--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历史与逻辑,孙教授认为,任何一种哲学理论,都是由其标志性的基本范畴所构成的概念系统。这些标志性的基本范畴,不仅显示了各种哲学理论之间的重大区别,而且为哲学演进提供了各不相同的研究范式。从基本范畴的转换而透视研究范式的变革,有助于更为切实和更为深入地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历史与逻辑。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区分为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教科书哲学、80年代的教科书改革的哲学和90年代以来的后教科书哲学三个基本阶段。他指出, 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教科书哲学,是以“物质”为核心范畴,以“规律”为实质内容所构成的哲学体系,其基本范畴是物质、矛盾、反映、社会存在和规律。这组基本范畴构成了被称谓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科书哲学。20世纪80年代的教科书改革的哲学,是以“实践”为核心范畴,以“重构”体系为实质内容的哲学,其基本范畴是实践、主体、价值、历史和选择。这组基本范畴构成了被称谓为“实践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生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后教科书哲学,是以“哲学”为核心范畴,以“对话”或“会通”为主要取向的哲学在职研究生,其基本范畴是哲学、反思、批判、存在和对话。这组基本范畴表达了双重的理论诉求:一方面是力图在中、西、马的“对话”中“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说中国话”,也就是创建具有中国特色、气派和风格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方面是通过这种“对话”凸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革命及其“本真精神”,重新“定位”马克思主义哲学。
特别强调了后教科书哲学的意义,他指出,从总体上看,以开放的理论视野追问“哲学”而达成哲学“反思”的理论自觉,在哲学“反思”的理论自觉中而凸显哲学的“批判”本性,在哲学的“批判”活动中而实现对“存在”的现实性的理解与追究,在对“存在”的追究中而展开中、西、马的“对话”并寻求其“会通”的根基,从而在“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开阔视野中建构“说中国话”的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