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的专业主要包括: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卫生经济学、健康教育学、卫生管理学、社会医学、传染病学、寄生虫学、媒介生物学、营养学、毒理学、消毒学、环境医学、职业病学、地方病学、卫生检验、食品卫生学、环境卫生学、劳动卫生学、放射卫生学、卫生工程学、少儿卫生学、妇幼卫生学、优生学等。
预防医学是从医学中分化出来的一个独立的学科群。它以人类群体为研究对象,应用生物医学、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的理论,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疾病发生与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制定预防对策和措施,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作为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预防医学是在人类为求生存和发展、与危害健康的各种因素斗争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传统的预防医学概念包含3种不同水平的疾病预防范畴:①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又称病因预防;②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又称临床前期预防;③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又称临床预防。
100400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学术型学位)
100401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100402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100403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100404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100405 卫生毒理学
100406 军事预防医学
105300 公共卫生(一级学科、专业型学位)
120402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二级学科、学术型学位,含卫生经济学、医院管理,卫生人力资源等) [4]
1204Z1 卫生信息管理(医学信息学、卫生大数据)
1204Z2 卫生应急管理
......
注:10开头的专业代码为医学门类,授予医学学位;12开头的专业代码为管理学门类,授予管理学学位。
预防医学专业设预防医学、卫生检验、卫生事业管理三个专业方向。
预防医学专业培养学生掌握一般临床医学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等预防医学的实践工作和科学研究。主要就业去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出入境卫生检验检疫局、医疗卫生机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如卫生计生委、卫生局等)、高等院校、医学科研单位等。
卫生检验方向培养学生具有从事卫生检验、检疫、环境监测、临床医学检验工作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并且有一定的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知识和外语水平。毕业后从事卫生检验和临床检验实践技术工作。本专业属于预防医学范畴,应用现代医学理论和科学技术对环境、食品、作业现场的卫生状况进行监测,为制定预防措施和临床医疗方法提供检验依据。主要就业去向:出入境卫生检验检疫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医疗单位、高等院校、医学科研单位等。
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在培养学生掌握一般临床医学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相关的卫生管理知识和外语水平。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的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勇于创新、独立思考的科学精神,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卫生管理人才。主要就业去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如卫生计生委、卫生局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医疗单位、出入境卫生检验检疫局、高等院校、医学科研单位等。
主干学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核心课程: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健康教育学、职业卫生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事业管理、卫生毒理学基础、儿童少年卫生学、妇女保健学
预防医学专业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疾病预防控制、疾病防治、健康促进等公共卫生相关领域的工作,从事公共卫生实践、预防与控制疾病的流行、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促进人群健康的专业人才。主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接受疾病控制和健康相关行为干预等方面的技术训练,具有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实施卫生监督监测、改进环境卫生、开展卫生保健和健康教育等工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