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Publishing 简称MP)(代码0553)可授予硕士、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掌握出版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能够综合运用管理、经济、法律、外语、计算机等知识解决出版业实际问题。出版硕士适应现代出版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出版专门人才。
出版MP课程设置反映出版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注重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出版硕士的培养过程须突出出版实践导向,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半年。出版硕士专任教师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重视吸收来自出版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双师型”的师资结构。学位论文须与出版实践紧密结合,体现学生运用出版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出版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类型可以是理论研究、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毕业设计等。论文答辩形式可多种多样,答辩成员中须有出版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出版专业实习并通过论文答辩者,授予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积极推进出版硕士专业学位与出版类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效衔接。
出版MP专业学位对应的职业类型:出版专业技术人员。
全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设在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培养德才兼备、数量充足的优秀出版人才,促进出版学科和出版事业产业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创造有利于共建工作开展的良好条件,推动出版学科专业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从数千年出版史中夯实理论基础,从丰富生动的产业实践中激发理论活力,不断推进出版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出版学。
培养具有出版专业系统知识和高水平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系统掌握扎实的编辑出版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把握编辑出版活动的实践特征和出版业发展态势,具有良好的人文、传播素养。强化出版专业领域的实践训练,适应传统出版、数字出版、媒介融合等媒介发展需要,动手能力强,能综合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在出版传播领域独立且创造性地从事编辑出版理论、出版经营管理、媒介融合等方面的实践工作。出版专业硕士毕业后,除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或出国深造外,主要在中央与省级媒体,传统出版、数字出版或与出版紧密相关的互联网企业就业,从事新闻、出版、公关、文娱等领域的工作。
以融合出版、数字文化及传播为主要培养方向,旨在培养具备良好政治素养、深厚的人文艺术涵养、广博的社会科学知识、系统的现代出版理论与实务技能,能胜任出版策划、创意营销、内容编创及文化传播等领域工作,成为服务国家战略、引领行业发展的高层次、复合型专门人才。本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可在各级出版与文化传播部门就业,承担出版策划、创意营销、内容编创及文化传播等领域的工作,希望继续深造的毕业生也可申请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