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财政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适用学科
一级学科名称:应用经济学 一级学科代码:0202
二级学科名称:财政学 二级学科代码:020203
二、培养目标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所遵循的宗旨是为中国未来的学者、经济政策制定者、企业管理者提供一个事业成功的跳板。财政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通过灵活多样的课程设置,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掌握先进的分析手段及实际操作技能,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较强的中英文沟通能力。
三、研究方向
财政学专业下设财政理论与政策,国际税收和社会保障等3个研究方向。
学生将学习经济学理论基础,具备财政、税务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了解当代财政的发展现状及中国财税的政策法则和基本制度。财政理论与政策方向学生可以全面学习财政理论与政策,为进一步学习深造或到学校,科研机构任职打下基础。国际税收和社会保障两个方向侧重于应用,学生毕业后适合到政府部门、企业和非营利性组织从事国有资产管理、税务管理、财政管理等工作。
四、学制:二年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1、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因材施教,将以科研为导向和以就业为导向对硕士生进行分轨培养。学院要求学生在选课之前参加学院的选课讲座,并在导师指导下选择课程。以科研为导向的学生,课程体系应包括较全面的基础理论。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则更侧重实际操作课程。
2、课程分为必修课(包括学位公共课3门、学位基础课3门、方向必修课2-3门以及讲座与研讨班)和选修课(包括专业限选课1门、方向限选课3门和自由选修课2门)。
3、各方向的最低学分要求参见下表:
专业方向 总学分
财政理论与政策 36
国际税收 33
社会保障 33
4、课程考核方式分考试与考查。研究生部未作特殊规定的课程,其考核方式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性质自行选择,经学院主管领导批准后确定。
5、学生的学位课成绩达到70分(含)以上、其它课程的成绩不低于60分,且总平均积点在2.3(含)以上,才有资格申请硕士学位。考试成绩的折算标准参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学分制管理办法》。
6、鉴于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国际化倾向,高水平的英语能力是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研究生教育理念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硕士研究生入学时英语一般应通过国家英语六级水平考试,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培养熟练的英语读、写、听及口头表达能力,达到可将英语作为工作语言的水平。
7、学院重视培养学生将现代数量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研究的能力,因此,许多课程将包括与数量方法相关的内容。学生在入学前应具备较好的数理经济学基础,欠缺者,将会在学习中遇到较大困难。学院建议所有学生在入学后,选修数理经济学(I)一课。本课程以强化方式讲授,开课时间为第一学期的前9周。学院还建议没有计量经济学基础的学生选修计量经济学(Ⅰ)。
8、财政学专业的所有学生必须参加学院组织的研究生系列讲座与研讨班,在3个学期的课程学习阶段,学生必须至少注册参加16次讲座与研讨班活动,并提交不少于600字的报告总结,获得2个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