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积极财政政策的现在与未来”在中财大厦二层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把握积极财政政策的现在与未来”讲座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贸易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高培勇教授主讲,在中央财政学院院长马海涛教授的主持下开始。财政学院副院长李燕教授、姜爱华助理、石刚副教授、白彦锋副教授等老师出席了此次讲座。
针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高教授从三个方面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新积极财政政策的情况。首先,他对近年来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状况做了简介,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宏观经济的变化情况及其背景。其次,高教授重点强调了政府经济工作会议中财政政策的改变。接下来,高教授又讲述了新积极财政政策的特点和内容,并以宏观经济数据为例展示了增支和减税的不同功能。他指出,新财政政策应该从增支到增支减税并举,把减税作为刺激经济的重要手段,实现从固守一翼到两翼并举的转变。在对新积极财政政策做了分析后,高教授阐述了中国目前税制体系的现状和各种税种的比例关系,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前景和政策走向做了预测。在讲座的最后,高教授提出我国目前的积极财政政策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只有瞻前顾后,做好各方面的应对性安排,才能渡过经济和财政的双重的难关。
高培勇,男,汉族,天津市人。
1978年至1985年,在天津财经学院财政学系获经济学学士、经济学硕士学位。1991年至1994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0年,在英国卡迪夫大学商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
兼任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关税税则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审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税务咨询协会理事、北京市财政学会副会长、北京市经济学总会理事等多种社会职务以及二十余所高等学校特聘或兼职教授。
学术专长为财政经济学、财政税收政策分析。入选北京市“百人工程”。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和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第一、二层次)。同年,享受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优秀成果奖、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等数项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