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行论坛十中国企业是否需要担心反全球化?”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FDI研究中心主任卢进勇,前驻旧金山、纽约总领馆经济商务参赞、CCG副主任何伟文,Apostle投资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Matthew Mouw,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参事王辉耀,原美国职业外交官、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美国高级官员王晓岷,修远基金会理事长、《文化纵横》杂志社社长杨平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席龙永图则作为此次论坛的主持。
卢进勇:逆全球化或者反全球化也有自己的道理,贸易不可能不加以保护,投资保护也有道理,不可能把所有行业都开放了。民粹主义也有它的道理,我觉得可能要从理由来讲,现在的观点都是投票投出来的。如果重新计票,不能把特朗普搞下来,最后就是多数人投票投出来的,说明老百姓这么多人同意这个观点。另外,反全球化、逆全球化的人讲的也有一些道理。所以个人的观点我们还是要认真的研究、认真的对待、认真的分析,看到背后有其合理性。不能说我们都认为这个东西都不对。但是中国也不要被他给吓坏了,或者开始有一些慌了。特朗普有三个老师:第一老师就是他的内阁跟顾问;第二个老师就是国会两院;第三个老师就是美国的完善法律制度。如果说他是一头野兽,慢慢会被驯服,虽然到最后特色也会保留一些,但是三个老师会对他进行一些管教。
虽然现在出现了逆全球化的趋势,但是刚才杨老师的观点我非常赞同。就是从大的方向上还要看到,任何事物的发展规律都是波浪式的。全球化也是一会高一会低,一会快一会慢,一会拥护的多一会拥护少,一点一点在波浪当中前进的。可能现在遇到一些障碍,慢慢会出现一个顺利的时期、高潮的时期。实际上逆全球化、反全球化,包括过去搞的进口替代,很多国家搞的进口替代。发展中国家不开放,不搞对外贸易,搞进口替代,用国内生产的东西替代进口的东西,有很多国家这样搞的。最后证明,慢慢地他们还是开放了,实际上这个进口替代基本上不太成功。所以我认为,我们要看到全球化的四个发展趋势。
第一,整体上还是进一步发展的,局部遇到了一些困难,一些阻碍;第二,发达国家现在有一点放慢了,或者出现了一些障碍,但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现在都进来了。你看看现在拉美、亚太、非洲一百多个国家,现在搞对外贸易,搞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第三,贸易领域慢一点,金融领域慢一点,但是投资领域速度非常快。刚才我们的美国商人朋友也说了,如果你往那里出口东西,他也欢迎,但是不是特别欢迎,不如你从他那里进口东西欢迎,你把他的投资吸引走了他可能也欢迎,但是不如你到他那里投资欢迎。所以我认为贸易金融可能慢一点,但是投资到他那里去增加GDP,增加就业税收、繁荣经济肯定欢迎。除了特别敏感特别战略的一些产业略加限制以外,其他的领域会敞开胸怀欢迎你,这是第三个趋势;第四个趋势,即使其他国家出现一些逆全球化、反全球化的,但是中国整体上还是要积极推进全球化的。因为过去我们是全球化的参与者,拥护者,受益者,未来还要加上两个,设计者和引领者。没有对外开放,没有参与全球化,我们中国能够有今天吗?
中国现在大形势下更要抓住机遇,高举这个旗帜,在全球化过程当中,发展我们自己,扩大我们在世界的地位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