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的闹剧
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国家的政治思潮在改变,在国内政治上向左转,强调政府干预,在国际政治上向右转,强调贸易保护与国家利益。这一改变的催化剂是美国人在反思过去十年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时仿佛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全球化并没有给美国人带来当初他们所想象的那么多好处,相反却让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国家大大受益。因此,西方的精英们包括政客以及部分主流学者正在反思全球化。人民币汇率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贸易问题,自然而然地成为这场思潮改变的集合点,成为凝聚各方共识的焦点话题。
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是当前美国政坛两极分化、经济恢复根基不稳的格局所致,其更深远的背景是西方政治思潮的改变及其对中国态度的微妙变化。面对美国政客的施压,中国必须向全世界讲清三个基本事实: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总体处于升值状态,人民币升值对于中国国际贸易结构的影响相对有限,且将增加美国中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成本;并积极采取措施,在舆论上高调宣传、与对方积极沟通、以自身经济调整需要为目标适时谨慎地调整人民币汇率,以化解这场政治闹剧。
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向中国发难,简直就成了当前一场由美国政客们主导主演的国际大闹剧:美国国会100多名议员联名上书该国商务部和财政部,要求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其个别政府官员也在以不同的方式向中国政府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国际组织包括世界银行和IMF也明确表态,提出人民币应该升值;美国许多主流经济学家一般是支持国际贸易和全球化的,如今却口径高度一致,要求人民币升值。这一场闹剧来势汹汹,如何将其化解是中国在后危机时代必须面对的第一个国际难题。在职研究生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 李稻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