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叶永刚教授专题讲座:金融工程在中国县域发展运用研究。金融工程在职研究生的产生与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推动,主要是经济、金融环境的转变,经济主体内在需求的变化,金融理论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及向金融领域的渗透四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从深层次上看,这四方面都从本质上反映了市场追求高效率的内在要求。
最传统的银行也在起着微妙的变化。现在各大银行的总行正在着手建立内部风险管理模型,急需这方面的人才,可是,由于银行用人制度比较僵化,真正有水平的人未必能进去做这个事情。银行内部的另外一个重要部门——资金部,也需要金融工程的在职研究生人才,他们一方面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操作,是未来固定收益证券这一块的主力,同时也是未来大有发展空间的公司债券市场、抵押支持债券这些金融工程产品的设计主力。
叶永刚,经济学博士,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金融年会常务理事、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中国金融学会金融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是国内较早从事金融工程研究的金融学家之一。
叶永刚教授主要从事衍生工具、风险管理和金融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先后承担了教育部《人民币兑外币远期结售汇市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境外人民币衍生品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定价权的影响研究》和中国建设银行总行《中国建设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研究、设计与实施》等具有重大影响项目的研究,在《金融研究》、《保险研究》、《经济学动态》、《经济管理》和《武汉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文章数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