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教授杨倩作了一场题为“Stress, Drosha and Cell death: Regulation of miRNA Biogenesis in Neuronal Stress(压力,Drosha酶和细胞死亡:在神经紧张miRNA生物调控)”的讲座。第四军医大学有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病原微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内科学(消化系病)、内科学(传染病)、外科学(骨外)、外科学(神外)、外科学(胸心外)、皮肤病与性病学、口腔临床医学、军事预防医学、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等重点学科。讲座的主要内容是:
MicroRNA(miRNA)是一类小分子非编码RNA,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通过调控其靶mRNA的翻译而影响多种细胞生命活动。核RNA酶III的Drosha蛋白剪切miRNA初级转录本是miRNA经典生物合成步骤的关键环节。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RNA的生物合成过程可以被多种因素调节,然而,人们并不清楚Drosha自身是怎样被调控的。我们的研究发现,应激可以影响Drosha的生物学功能。正常情况下,Drosha与DGCR8 (DiGeorge syndrome critical region gene-8)在细胞核内形成“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复合物切割前体miRNA;在应激条件下,p38 MAPK对Drosha蛋白N端的特定氨基酸进行磷酸化修饰,该修饰减弱了Drosha与DGCR8的相互作用,促进Drosha从细胞核转移至细胞浆并被钙蛋白酶降解,从而干扰了miRNA合成稳态。降低Drosha水平会增加细胞对应激的敏感性并促进细胞死亡;相反,增加Drosha水平则可以减轻应激引起的细胞死亡。这些发现揭示了在应激条件下p38 MAPK通路可以促进Drosha的降解进而抑制Drosha介导的细胞生存反应通路。
杨倩,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获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全军神经生物学会常委、中国生理学会转化神经科学分会委员,美国神经科学研究会会员。荣获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第十届陕西青年科技奖,陕西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第四军医大学华山杯专业技术贡献奖。主要从事应激条件下神经元稳态的调节及稳态失衡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作用的研究:1)从自噬角度诠释了蛋白异常积聚、氧化应激、CMA自噬功能紊乱与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关系及机制,提出多种帕金森病诱发因素致病的共同通路;2)发现并阐明应激反应直接调控microRNA生成核心因子Drosha,证实Drosha功能和蛋白水平变化在细胞存活中的作用及意义;3)揭示了转录因子MEF2D在小胶质细胞的表型转化中的决定性作用,为微环境调节神经元应激反应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在Science、Nature Cell Biology、Molecular Cell、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Antioxidants & Redox Signaling、Autophagy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