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贵州民族大学在职研究生培养目标
传媒社会学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知传媒与社会发展变迁关系的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社会学、新闻传播学核心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历史与现状,把握本学科的学术发展方向和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科学研究的能力,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技能;具备较强的新闻传播及社会改革胆识和智慧,能较好地通过传媒力量整合社会大系统中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等各种子系统资源,促进社会发展。
二、招生对象
传媒社会学在职研究生专业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贵州民族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习方式及年限
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三年。
四、研究方向
1.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
传媒社会学研究方向也是贵州民族大学省级特色重点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方向之一。立足贵州等民族地区,重点研究新闻传播媒介对民族地区社会系统的协调与平衡、新媒体技术与社会环境的嬗变、媒介产业对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新闻信息传播对社会政治及文化发展的作用、当代社会中“媒治”问题、传播与社会制约效果、新闻信息传播与社会良性运行机制的构建、媒介化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变迁、公众的媒介认知能力的培养等内容。
2.舆情与社会民主
传媒社会学研究方向也是贵州民族大学省级特色重点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方向之一。立足贵州等民族地区,重点研究新闻传播媒介与民族地区文明的进程、政治运动中的媒介力量、公民社会中的舆论引导、媒介技术进步与公众传播、媒介与权力生产、新闻传播与政治体制改革、大众传播中人的主体地位的凸显、和谐社会中的新闻生产等内容。
3.民族地区新闻执政力研究
传媒社会学研究方向也是贵州民族大学省级特色重点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方向之一。立足贵州等民族地区,重点研究新闻传播与政治系统、新闻执政与民主政治、新闻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程”关系、新闻执政视野中的议程设置、新闻传播与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扁平化及碎片化传播时代政府舆情研判、突发事件中政府新闻执政力建设的路径选择、新媒体时期新闻发言人的建设等内容。
五、贵州民族大学在职研究生培养方式
传媒社会学专业突出专业特点,理论与实践教育并重,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教育和实践训练。采用理论讲授、技能技巧训练及创作实践等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紧跟媒体融合发展、全媒体及大数据发展等各种新态势,紧跟社会各行业发展动态,积极创造学术交流及实践条件;实行导师负责制;课程教学实行学年学分制。具体如下:
1.以二级学科为基本培养单位,采取集体培养与导师负责相结合的方式。
2.课程学习以一级学科内的专业基础课与二级学科内的专业主干课和发展方向课的学习为主,辅之以其他专业的课程或全校公选课程、经典文献阅读等。根据本专业确定的经典文献阅读书目、按照考核每年要求提交至少2份读书报告。
3.学术活动。在职硕士研究生在答辩前应在省级以上刊物(含省级刊物)公开发表至少3篇(其中至少有1篇核心期刊)本专业领域的学术论文,以贵州民族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每个学期至少在校内外1学术讲座(在同门之间开展的读书会可列入学术讲座之列);每年参与听讲学术讲座3次以上.。
4.教学方式可灵活多样,倡导实行讲授与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研讨方式在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
5.课程教学实行学年学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