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美术学院在职研究生“情系家乡”活动、目前已连续举办三届。活动旨在让学生掌握数字媒体技术知识后,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以个体独有的情感方式制作关于家乡的影片,将自己的创意和责任回报给家乡、亲人,完成从小家到大家、从民族到国家的情感升华。该活动的举办,与中英合作办学项目的人文教育、品德教育和专业教育紧密相连,作为情感、责任与创意培养的延伸,密切关注了“培养什么样的人”与“怎样培养”的问题,支持和引导学生树立阳光正大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本届活动中,来自全国40余个城市、地区的63名同学利用假期时间回到家乡,拍摄关于故乡、亲人和朋友的故事,其中42名同学在活动现场,以脱稿演讲的形式分享了他们的创作。展示中,有同学利用两个假期的时间反复拍摄调整,最终完成饱含深情而宏大壮阔的视频作品;有同学以纪录片形式,记录自己的回家之旅;有同学在意识流的叙事中揭示故乡生活中的细节;还有同学让自己的亲朋入镜,用乡音讲述家乡的风土人情……这些作品在切入角度、情感表达、技术水平、画面创意和语言表述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给现场师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
“情感”、“责任”和“创意”是国际艺术教育学院中英合作办学项目的人才培养目标,更是学院一直坚持并不断深化的内涵。经过三年的积累,“情系家乡”活动已经形成人才培养的主体,并深刻影响了同学们的心灵情感和艺术创作,有同学以家乡情为起点,筹备拍摄关于中国文化的视频纪录片,希望在第四年赴英之际将对祖国的热爱带到国外,并介绍给全世界。“情系家乡”活动还收获了来自社会的肯定,天津美术学院在职研究生李计江同学的作品《滕州情·家乡情》被当地电视台选中,即将作为滕州城市宣传片面向全国播放。
“情系家乡”活动发起人,天津美术学院在职研究生国际艺术教育学院院长,中英合作办学项目主要行政负责人李志强在谈及“情系家乡”活动举办的意义时表示:“我们的教育是希望将同学们培养成一个拥有知识和技术,更具备独特人格魅力,懂得感恩和用情感与责任进行艺术创作的人。而这种情感和责任,首先应该回报给自己的家乡。家乡是生养和培育我们的地方,它见证了我们的童年和成长,也是我们人生的根,值得用一生去报答。
今天,我们举办‘情系家乡’活动的用意,就是在网络化、数字化的时代里唤起同学们对于情感和责任的重视,我们应该知道,艺术最大的价值就是情感表达,是通过情感的提升体现出人性的伟大。此外,大多数同学第四年将去英国学习,在这一过程中,还应该努力通过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发展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让你们创造的艺术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作出更多的贡献,这是你们应该担负的责任,因为你们是国家未来,是中国艺术发展的希望。
我们的‘情系家乡’活动一直与课程的开展保持着密切联系,这届活动也不例外,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天津美术学院在职研究生刘高峰老师,带领同学从课程中出发,指导他们完成了优秀的家乡作品。两个年级的同学也奉献了许多精彩创作,欣慰之余,我更希望大家都能够用在学院学到的知识和能力,把自己的情感、责任和创意传递出来。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去关爱小家、大家、民族、国家乃至人类,无论日后走到哪里,长到多大,都不忘故土,永远与情感和责任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