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邀请刘宝碇教授作了一场题为“不确定理论”的讲座,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设有数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基础数学、生物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数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数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课程与教学论(数学)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二个本科专业,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第一批高等学校国家级特色专业、陕西省普通高校名牌专业。基础数学学科是陕西省重点学科。讲座的主要内容是:
概率论的应用前提是我们获知的概率分布必须充分接近实际频率。不幸的是,我们经常面对的问题恰恰缺乏观测数据,从而既无法计算事件发生的频率也无法确定概率分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依据专家的经验和知识估计事件可能发生的信度。由于人们估计的取值范围通常比实际宽得多,这使得信度与频率相差甚远。此时,如果把信度看成主观概率,则推导出的结果与我们的预期大相径庭。为了研究这种现象,不确定理论应运而生,不仅发展成为公理化数学分支,而且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的应用。本次演讲重点阐释“什么是不确定理论”以及“为什么要用不确定理论”。
刘宝碇于1986年获得南开大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硕士学位,1993年获得博士学位,1996年聘为清华大学副教授,1998年晋升为教授。代表作是德国施普林格出版的《Uncertainty Theory》。他的专著已被译成俄文和日文出版。刘宝碇的主要学术贡献是建立了一个公理化数学系统“不确定理论”,并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的应用。刘宝碇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六项,曾获得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1998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4年)、中国青年科技奖(2006年)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他创立了中国运筹学会不确定系统分会并担任首届理事长,曾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等10多家期刊的编委,目前担任《Fuzzy Optimization and Decision Making》的Managing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