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非全日制在职学习党委书记靳诺率团访问土耳其,参加人民大学与土耳其加齐大学共建的“中国馆”揭牌仪式,刘延东副总理为“中国馆”揭牌,该馆为中土合作建立的首个“中国馆”。访问期间,代表团与中国驻土耳其大使郁红阳、中国驻土耳其总领事钱波会面并交流,与加齐大学校长易普拉欣·伍斯兰、伊斯坦布尔大学副校长莫特·萨夫兰会谈,访问了中国银行驻土耳其代表处,并看望了人民大学在土耳其的校友。
作为刘延东副总理访问土耳其期间的重要文化交流活动和中土文化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土耳其首个“中国馆”揭牌仪式在土耳其加齐大学举行,该馆也是在中国新闻办公室支持下世界上首个中外大学合作共建的“中国馆”项目。刘延东副总理为中国人民大学与加齐大学合办的“中国馆”揭牌,靳诺书记和加齐大学易普拉欣·伍斯兰校长见证了揭牌仪式。
随后,靳诺书记陪同刘延东副总理视察了“中国馆”。当看到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人民大学教授程天权撰写的《中国之路》、金灿荣撰写的《大国的责任》和《中国的抉择》,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等英文版图书时,刘延东副总理指出,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在中外人文交流机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加齐大学“中国馆”是一个延续性的中土学术和文化交流的平台,双方要有来有往、来来往往,把中国馆工作做好。
揭牌活动由中国驻土耳其大使郁红阳主持,他表示“中国馆”是“一带一路”建设民心相通工程的重要项目,希望两所高校携起手来,一起把中国馆的建设与合作推向深入。
靳诺书记在揭牌仪式上致辞。她表示,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一直致力于建设成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及全球影响力的大学。截止目前,人民大学已与包括土耳其优秀高校在内的259所海外高校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在学生交流、教师互访等方面开展了广泛合作。与加齐大学共建的“中国馆”将开启人民大学与土耳其高校交流合作以及中土两国文化人文交流合作的新篇章;为土耳其人民,特别是青年学生打开一个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窗口,为当前日益频繁、深入的中土人文交流搭建一个长效的、有影响力的平台,从而进一步增强两国人民相互理解,深化两国传统友谊。今后,两校将更好地利用这一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人员交流和出版交流活动。
靳诺书记向土耳其加齐大学校长易普拉欣·伍斯兰赠送建设“中国馆”礼单。伍斯兰校长对新闻办公室和中国人民大学捐赠的1500种4500册英文、土耳其文图书和设备表示感谢。他表示,中国馆的建设对两国高校和学生的交流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两所高校深厚的学术积淀和日益活跃的学术互访交流,都将推动“中国馆”项目不断涌现出新的成果。
在随后举行的加齐大学中土高等教育讲座上,靳诺书记做主题为《中国高等教育: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报告,加齐大学副校长苏娜·帖木儿以《土耳其高等教育》为题做报告。
双方深入阐述和交流了中土高等教育的现状、经验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特别探讨了中土双方高等教育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未来合作的方式、方法和路径。加齐大学易普拉欣·伍斯兰校长、阿尔派尔·塞兰副校长以及来自各个院系的教授和负责人参加了讲座活动。
与此同时,在中国馆举办的中国图书土耳其文版译著读书沙龙活动也有声有色。土耳其新生出版社社长吉姆·克齐泽推荐了铁凝的《永远有多久》和库尔班江·赛买提的《我从新疆来》。土耳其新人类出版社出版人西塞·伊特讲述了胡鞍钢《中国集体领导体制》和任晓驷《中国梦,谁的梦?》的翻译和出版背后的故事。来自加齐大学翻译学院的师生对照几本书中文版和土耳其文版,交流学习将中文翻译为土耳其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中国驻土耳其文化参赞朱自浩,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交流处处长张晓京、出版社社长李永强和学校办公室副主任乔鹏,加齐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吉莱,以及加齐大学师生等中土各界友好人士等共同参加“中国馆”揭幕仪式等系列相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