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夏杰长 李勇坚(文):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网民人数持续居全球之首;互联网普及率为53.2%,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互联网在给人们生产生活提供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安全问题。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在2015年共接收境内外报告的网络安全事件126916起,较2014年增长了125.9%。《2016年中国互联网安全报告》表明,我国46.3%的网站有漏洞,其中高危漏洞占7.1%。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2017年3月发布的一项线上问卷调研结果指出,45%的企业技术高管认为网络安全问题是他们2017年工作中的最大挑战。
网络安全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网络安全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4·19’讲话”)中,总书记提出了关于网络安全的四点要求: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加快构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通过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互联网的多次讲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总书记的网络安全思想。
网络安全的根本是以人民为中心
维护网络安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站在某些西方大国的立场,可能是为了更大的商业利益,也可能是为了维护一国一地的绝对网络安全。中国则不一样,习近平总书记在“4·19”讲话中旗帜鲜明地指出,“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他又明确指出,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多中国人民,更好造福各国人民。因此,从根本上来讲,“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网络安全的根本,与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理念一脉相承。2014年2月,他在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表示,“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这一理念应用于互联网发展,则表现为“网络空间是亿万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因此,维护网络安全对守护这个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既不是出于某个商家的利益,也不是为了维护所谓的绝对网络安全而忽略其他国家的利益,而是必须站在“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关注各类网络安全问题。正是基于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还高度关注与网络安全相关的网络风险问题。在“4·19”讲话中,他特别提出“要加快网络立法进程,完善依法监管措施,化解网络风险”,并以“e租宝、中晋系案件”为例,说明在互联网上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重要性。
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战略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互联网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快速渗透,网络安全已成为创新治国理政的坚固基石,并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 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向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关于《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如何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和舆论引导,确保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突出问题”。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将网络安全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等直接联系起来,体现了他对网络安全战略意义的高度重视。在2014年2月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的重要论断。在2014年4月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要构建包括信息安全在内的各类安全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将信息安全纳入总体国家安全的战略构想,不仅是对网络安全理论的重要理论突破,更是为网络安全工作提供了基本方向。在之后的多次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网络安全的战略意义进行了更为全面的阐述。特别是在“4·19”讲话中,他进一步指出,在信息时代,网络安全对国家安全“牵一发而动全身”,同许多其他方面的安全都有着密切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与发展、网络安全与开放等方面关系的论断,进一步丰富了网络安全的战略内涵。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相辅相成,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维护网络安全并不是将网络封闭起来,而是要通过积极的开放合作,促进各方共赢,才能实现真正的网络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是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的四项原则之一。网络安全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只有立足开放环境,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互动、博弈,吸收先进技术,网络安全水平才会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