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在职研究生计算机应用技术重点学科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图形图像智能系统四川2011协同创新中心”省部级科研平台,计算机应用技术在职研究生专业中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首批国家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
计算机应用技术重点学科坚持计算机理论和技术与多学科交叉,紧跟信息产业发展前沿,坚持国际高水平交流合作与国内本地化深入融合并行,现有图形图像理论及应用、计算智能、信息安全3个学科方向,承担和参与超过100项包括973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国家省部级课题,相关研究成果在国家文献保障系统CALIS、国家安全局等部门得到有效应用,获得国家、省部级科研奖励多项。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重点学科面向国际理论及工程技术前沿,计算机理论与技术与其他专业及工程应用多学科交叉,现有图形图像理论及应用、计算智能、信息安全3个学科方向。
计算机应用技术重点学科具有一只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团队,包括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名,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名,四川省具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名。教师总计96名,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26人,讲师51人。
(1)图形图像理论及应用
图形图像理论及应用在图形图像理论研究,多学科交叉融合,并将理论研究成果成功在医学图像和气象遥感图像中进行应用,近年来,团队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100余篇。包括: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在职研究生图形图像理论研究方向在医学影像临床分析和应用方面具有国际级科研能力,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以应用系统和产品为导向,多学科融合交叉,与国际顶级科研机构接轨并进行深入的协同创新工作,团队成员基本均有国外较长期工作学习经历,过去5年承担和参与国家973子课题、自然科学基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英国惠康基金会WELLCOMETRUST,并承担着我省多项企业应用系统开发项目。
气象遥感图像信息处理及应用方向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等一系列基金的资助下,系统地从事了大气辐射、卫星遥感、云和气溶胶与辐射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
(2)计算智能
计算智能方向以计算智能理论及应用研究,结合机器视觉与信息可视化进行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团队成员发表论文近100余篇,SCI、EI检索80余篇。其中:
智能计算团队致力于进化计算、神经网络、模糊逻辑、贝叶斯决策、机器学习等智能算法研究,重点探讨统计学习理论和贝叶斯网络问题,将得到的算法和关键技术应用于医学研究、移动传感器网络、非线性系统控制、灾害气候预测、金融银行业风险管理、推荐系统、音质评价等工程领域。团队成员在计算智能和工程应用交叉领域致力于理论研究、推进研究成果在工程中的应用,并培养优秀科研与教学人才。承担科研项目32项,纵向科研项目2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市纵向课题15项。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在职研究生机器视觉团与立体显示队以机器视觉和图形图像信息智能获取和检测为基本技术出发点,在模具、零部件、整车的设计、制造、检测提供创新平台和工具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同时从车载机器视觉系统角度出发,运用动作识别、人脸识别、图像处理等技术,建立车载式、实时非接触的异常驾驶行为检测系统。团队目前既承担着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国家级机器视觉与智能计算理论研究项目,同时还承担着包括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与企业联合共同开发应用项目,理论研究实力和工程开发经验并重。
(3)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团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密码基金、国防项目、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30余项,横向合作项目50余项,总经费1500余万元,获国家级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60余篇被SCI、EI等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