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邀请李良炎老师作了一场题为“语言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可视化分析原理、技术及其应用”的讲座,外国语学院拥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课程与教学论四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翻译专业硕士、汉语国际教育二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联合计算机学院设立了语言、认知与智能计算二级学科博士点。讲座的主要内容是:
信息社会带来的最大问题是信息爆炸和信息垃圾,而人类接受信息最容易的方式并不是逻辑和概念,也不是语言和文字,而是图形。“可视化” 一词源于英文的“Visualization”,原意是“视觉的、形象的”,也可译为“图示化”,事实上,将任何抽象的事务、过程变成图形图像的表示都可以称为可视化。关于可视化的研究经历概念跃迁:“科学可视化”(Scientific Visualization)、“信息可视化”(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数据可视化”(Data Visualization)、“知识可视化”(Knowledge Visualization),在大数据背景下越来越重要。广义上的可视化普遍存在,狭义上的可视化必须依靠现代计算设备。一切可视化问题最终都可以归结为认知可视化,即人们思维加工过程及其结果的可视化。其中,语言的句法和语义结构可视化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以计算机设备为工具的可视化依赖于形式化,这与语言学形式句法和形式语义研究密切相关。李良炎博士基于在计算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方面的长期研究,并结合认知语言学和心理学相关原理,提出了信息依存语言模型(Information Dependency Language Model, IDLM)。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思维导图原理开发出实用软件,用于语言研究、外语学习和各种知识管理应用。
李良炎:重庆大学语言认知及语言应用研究基地专职研究员、语料库研究所所长,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计算机专业博士,美育心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教育信息技术。2002-2004年主研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计算机辅助文学艺术创作研究”。2005-2009年研究认知语言学和语料库语言学,承担重庆市语言学类重点项目,撰写专著构建了信息依存语言模型理论。2009-2013年研究基于信息依存语言模型的下一代互联网——语义网知识表示技术,承担国家高校自主科研项目,完成原型系统研发。目前感兴趣的方向为知识可视化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