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未来人居设计方向建筑硕士专业学位在职研究生项目基于二十一世纪建筑学与诸多相关学科的交叉,关注未来人类聚居空间的前沿性问题,以设计思维为核心创新力量,致力于创造更智慧的和更可持续的建成空间。充分发挥深圳独有的城市建设实践优势,集聚全球最新设计思维和人居理念,创造并传播最具启发性的人居知识,建成全球未来人居研究的智库式驿站,未来争取把学科建设成为世界领先的一流学科。
未来人居设计方向重点支持“1+3”的学科方向与研究领域,即一个本体研究中心“未来人居设计思维全球创新中心”,及三个研究领域“未来城市及支撑技术体系研究”、“数字建筑与智能建造研究”和“未来人居技术人文创新中心”。将学生造就为满足国际化建筑师职业需求并具有宽阔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应用型设计人才。学位获得者应掌握建筑学及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较高的建筑设计水平和较强的专业实践经验与职业素养,同时具有多学科整合交融的设计思维能力,具备从事数字建筑设计、智慧城市设计、建筑技术应用等方面工作的能力,有潜力成为本专业领域优秀的设计师和高级管理人员。
【专业领域】01 未来人居设计
【报考条件】
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 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或2 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学校根据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5、在校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位在读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需提供现培养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证明需写明:知晓该考生情况并同意该生报考研究生)。
【考试科目】
科目一:101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二:201英语(一)
科目三:355建筑学基础
科目四:813建筑设计(不得自带图纸和图板)
【考试大纲】
355 建筑学基础:
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比较全面地了解建筑历史发展演变的进程,掌握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背景,以及不同技术条件下的各种建筑特点;能够分析历史上各种建筑创作思想、总结传统经验以适应现实需要。
建筑构造:掌握中小型民用建筑构造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种类及其基本性能;了解建筑工业化以及大型公共建筑构造的一般构造原理和基本构造方法。
813建筑设计:
813建筑设计科目考试时间为3小时,使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统一答题纸,需自备绘图工具。
【参考教材】
355建筑学基础:
1、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第四版)陈志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中国建筑史(第七版)潘谷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外国近现代史(第二版)罗小米,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中西建筑十五讲,贾东,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一版,第11/12/13讲;
【推免招生】
本专业面向全国院校招收推荐免试生。凡获得所在院校推荐免试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均可按照我校和学院接收推免生相关规定,申请免试攻读我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专项计划】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含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复试前须提供《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进行复核。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以考生报名时填报确认的信息为准,并参加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报名和统一入学考试。考生填写《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后,到生源所在地省教育厅(教委)民族教育处或高等教育处审核盖章,并按各考点要求进行报名。
【培养方式】全日制学习,实行学分制;
【学习地点】北京校区
【学 制】2-3年;
【学 费】10000元/学年
【学历学位】
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培养方案的规定内容,按照清华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和学历学位的相关规定,符合条件的,授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证书和研究生毕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