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教育学部心理健康教育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非全日制研究生项目鼓励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门类下设专业的考生报考,本专业毕业生的一般就业去向主要范围是广东省和周边省市,主要职业分布为中小学教师、教育培训行业等。培养在职研究生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具体要求为:具有乐于从教的职业情感,热爱基础教育事业,热爱教育职业和教学工作。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宽广的教育专业视野,了解心理学在职研究生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教育学部下设教育学院、教育研究院、教师发展学院,学部现有学前教育和教育技术学两个本科专业,有教育学在职研究生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点,与澳门城市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在心理学博士点招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生。获批广东省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试验区。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深圳大学教育学学科位列全国前24%;在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深圳大学教育学评分为B,位列全国34名。毕业生绝大数扎根深圳,多在深圳各区教育局、中小学、高校行政部门就业,如福田等各区教育局、福田区皇岗中学、南山区荔湾小学、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学校、龙岗区横岗中学、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学生事务处、南方科技大学高教研究中心、大学城管委会、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以及深圳大学党政办、研究生院、教务部、学生部、医学部、教育学部等。此外,多位毕业生考取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名校攻读博士学位。
【专业领域】045116 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特色】
根据教育实践的需求,深圳大学教育硕士培养形成了教育情感养成、教学经验反思、课堂教学改进、综合素养提升四位一体的培养特色。
1、教育情感养成。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深大校园的人文和教学资源浸润,朝气蓬勃的校园文化熏陶,涵养教育硕士学生的教育情感,助力学生教育信念的确立。
2、教学经验反思。鼓励学生挖掘自身经验,提高学生利用研究工具进行教学反思的能力。
3、课堂教学改进。通过相关课程让学生掌握课堂研究的基本工具,课堂改进的基本策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4、综合素养提升。借助多元、开放的大学讲坛,开阔学生视野,跨越学科界限,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课程设置】
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英语、心理发展与教育、教育学原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与教学论、心理测量与评估、学校心理咨询方法与技术、心理健康教育等;
【报考条件】
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须在报名网上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毕业证书);
3、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5、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取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6、报考人员前置专业应与所报考专业领域(方向)密切相关。
【考试科目】
科目一:101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二:204英语(二)
科目三:333教育综合(含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等学科基础课程)
科目四:946教育心理学综合
【复试科目】F118专业综合知识考核(教育学部);
【考试大纲】
946教育心理学综合: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深圳大学教育硕士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心理学》是为招收教育硕士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其内容分为学习心理和教育心理两个方面。它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对教育心理学各项内容的掌握程度。要求考生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具有一定的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参考书目】
333教育综合:
《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人教出版社;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大出版社;
《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等,北师大出版社;
《外国教育史》张斌贤,教育科学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张大均,人教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高教出版社;
【培养方式】非全日制学习,课程学习时间安排在周末及寒暑假,实行学分制;
【学习地点】粤海校区
【学 制】3年;
【学 费】24000元/年;
【学历学位】
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培养方案的规定内容,按照深圳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和学历学位的相关规定,符合条件者,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和研究生毕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