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学科教学(物理)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在职研究生项目鼓励物理学及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微电子学、航空航天工程、软件工程、信息工程、材料物理、化学物理等物理相关专业的教育学在职研究生考生报考。本专业有大学基础物理教育教学、中学物理教育教学、职教基础物理教学三个研究方向,它们均涉及物理教育教学、物理与现代信息技术、物理实验与创新教育等内容。教材如《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中学物理课件设计与制作》、《中学物理解题方法研究》、《中学物理微格教学教程》、《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能力训练教程》、《大学物理教程》、《大学物理教程习题解答》、《通用技术》等多部。
强调将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与物理学科知识相融合,理论学习与实验实践相联系,突出物理学史与物理学方法的学习,突出实验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和创新,突出新教材的案例分析,充分体现物理教师专业特色。培养的毕业生能在大学、中学从事物理基础课的教育教学与研究,也能在教育科研、行政管理机构从事物理教育研究与相应的管理工作。
【专业领域】045105 学科教学(物理)
【报考条件】
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国家承认的下列条件之一:
1、大学本科毕业生(包括在报名时已经获得了全日制、成人教育、自学考试、网络教育毕业证的,以及境外学习获得了教育部学历认证的);
2、高职高专(大专)毕业两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下同)及以上人员和本科结业生(按同等学力报考);
3、录取当年入学前须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普通高校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
4、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自学考试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在复试前须取得本科毕业证书;
5、已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人员;
6、在读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时出具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
【考试科目】
科目一:101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二: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04英语(二)
科目三:333教育综合(含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等学科基础课程)
科目四:829物理教学论与大学物理
【复试科目】
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解读:
参考书目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2:《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育部制定,人民教育出版社;
【跨专业、同等学力加试】
物理学史:
参考书目:《物理学史教程》李艳平,申先甲,科学出版社;
物理新课程理论与实践:
参考书目:《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李春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333教育综合:
《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人教出版社;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大出版社;
《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等,北师大出版社;
《外国教育史》张斌贤,教育科学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张大均,人教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高教出版社;
829物理教学论与大学物理: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第四版,阎金铎、郭玉英,高等教育出版;
《物理学》第七版上下册,马文蔚、周雨青 、解希顺,高等教育出版社;
【推免免试】
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
【专项计划】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以考生报名时填报确认的信息为准。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立志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毕业后保证到定向地区或单位就业。其中,在职考生回原单位;非在职考生(含应届本科毕业生)回定向省(区、市、兵团)就业。“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录取类别均为“定向”,所有定向考生录取前必须签定定向培养协议。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复试前须向我校提供《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进行复核。
【培养方式】全日制学习,实行学分制;
【学习地点】成龙校区
【学 制】3年;
【学 费】8000元/学年;
【学历学位】
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培养方案的规定内容,按照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和学历学位的相关规定,符合条件者,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和研究生毕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