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特殊教育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在职研究生项目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开阔的教育视野、深厚的特殊教育专业情怀、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具备成长为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潜质,能在特殊教育学校及相关机构从事特殊儿童的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教育学在职研究生复合型人才。毕业后可在特殊教育学校、普通中小学、幼儿园、特殊儿童康复机构、残联以及为特殊人群服务的公益组织等从事教学、科研和康复服务工作。
【专业领域】045119 特殊教育
【报考条件】
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国家承认的下列条件之一:
1、大学本科毕业生(包括在报名时已经获得了全日制、成人教育、自学考试、网络教育毕业证的,以及境外学习获得了教育部学历认证的);
2、高职高专(大专)毕业两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下同)及以上人员和本科结业生(按同等学力报考);
3、录取当年入学前须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普通高校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
4、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自学考试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在复试前须取得本科毕业证书;
5、已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人员;
6、在读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时出具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
【考试科目】
科目一:101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二:204英语(二)
科目三:333教育综合(含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等学科基础课程)
科目四:821教育研究方法
【复试科目】
教育学综合:
参考书目1:《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2:《教育心理学》张大均,人民教育出版社;
【跨专业、同等学力加试】
中外教育史、写作:
参考书目1:《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李明德,人民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2:《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333教育综合:
《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人教出版社;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大出版社;
《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等,北师大出版社;
《外国教育史》张斌贤,教育科学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张大均,人教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高教出版社;
821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初探》叶澜,上海教育出版社;
《教育研究方法》陈向明,教育科学出版社;
【推免免试】
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
【专项计划】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以考生报名时填报确认的信息为准。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立志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毕业后保证到定向地区或单位就业。其中,在职考生回原单位;非在职考生(含应届本科毕业生)回定向省(区、市、兵团)就业。“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录取类别均为“定向”,所有定向考生录取前必须签定定向培养协议。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复试前须向我校提供《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进行复核。
【培养方式】全日制学习,实行学分制;
【学习地点】狮子山校区
【学 制】3年;
【学 费】8000元/学年;
【学历学位】
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培养方案的规定内容,按照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和学历学位的相关规定,符合条件者,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和研究生毕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