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原环境工程与科学学院院长蔡伟民教授应邀到哈尔滨理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为师生作了题为“科研工作的创新与思考”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是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在工学、商学、医学领域拥有崇高的学术影响力;经过百余年的砥砺,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中国一流、国际知名大学,并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稳步迈进。
上海交通大学蔡伟民教授结合自己在环境工程领域多年科研工作的成功经验与案例,介绍如何围绕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寻找科研工作热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创新工作,并将之有效地进行产业化,服务社会。蔡伟民教授以“一种能使农药以分子状沿水面扩散并实现靶向给药的农药新制剂”、“如何从分子设计入手来研制低密度的轻质薄膜使其成为优质的降噪材料”及“脱硫脱硝新技术”等科研成果的研发为例,介绍了了如何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寻找科研创新点开展工作。蔡伟民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和诙谐生动的语言深深吸引了在场的师生,他的科研创新思路为师生开阔了眼界。会后,化工学院的师生就报告中的相关科学问题及技术转化与应用问题与蔡伟民教授进行了交流。
参加研讨会的师生纷纷表示蔡伟民教授的报告开阔了他们的科研视野,增长了见识,受益匪浅。
蔡伟民,上海交通大学环境工程与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环保专业技术委员会外部专家委员。长期致力于污染控制现代技术与装备、环境功能材料、环境微生物工程技术、环境生态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已发表SCI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9项、国际专利1项。成果产业化项目11项,其中有三项成果产业化后产值上亿元。被中国发明协会授予“当代发明家”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