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文学院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在职研究生项目主要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汉语基础知识、汉语教学理论和方法、跨文化交际和中华文化传播等主干课程,同时增设葡萄牙语课,以满足学生在南美和西非洲所设立的孔子学院的教学工作需要,开始微格教学、调查问卷设计、SPSS软件以及汉字与中华文化传播,增强学生的教学能力,培养学生教学反思和研究教学问题以及开展文化传播活动的素养。常态化安排学生到汉语教学的真实课堂观摩体会,担任助教或兼职上课,增强课程体系的实践性,尽快帮助学生形成教学能力。同时聘请哲学学院和历史文化学院等学院的相关师资,开设出国前培训、职业素质教育、中西文化对比、中国思想史以及中国人文地理概况等课程或专题讲座,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和人文素质。
【专业领域】045300 国际中文教育
【课程设置】
学位核心课程:
汉语语言学导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第二语言习得、汉语课堂教学案例、汉字与中华文化传播、跨文化交际、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方法论;
专业必修课程:
汉语教材选择与编写、教学测试与评估、中华文化才艺与展示、偏误分析、微格教学、问卷调查设计、统计软件SPSS、葡萄牙语、中国思想史、世界文化概论、国外中小学教育专题;
【报考条件】
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截至学校新生报到当日)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网上确认截止日期前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成教本科生、自考本科生、网络教育本科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参加过国家英语四级(含)以上考试,取得合格证或新标准成绩达430分以上;已修完本科主干课程5门以上(由国家考试机构或高校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6、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考试科目】
科目一:101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二:201英语一
科目三:354汉语基础
科目四: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复试科目】现代汉语;
【考察目标】
354 汉语基础:
本科目参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的考试大纲,包括语言学的基本概念 、基本原理以及重点问题;现代汉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古今语音的异同、汉字的结构和发展、古今词义异同,古汉语特殊句法以及古文翻译等。
445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中国文化基础知识;外国文化基础知识;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语言教学基础);材料分析写作等。
【推免免试】
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
【专项计划】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复试前须向我校提供《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进行复核。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以考生报名时填报确认的信息为准。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立志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毕业后保证到定向地区或单位就业。其中,在职考生回原单位;非在职考生(含应届本科毕业生)回定向省(区、市、兵团)就业。
【培养方式】全日制学习,实行学分制;
【学习地点】武昌主校区;
【学 制】3年;
【学 费】8000元/学年
【学历学位】
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培养方案的规定内容,按照湖北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和学历学位的相关规定,符合条件的,授予硕士专业学位证书和研究生毕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