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硕士MF专业学位研究生紧密结合学校油气和能源背景及平台优势,大力突出能源金融办学特色,将企业导师引进课堂。我校金融专硕与一般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项目相比,特别增设了能源金融学、能源经济学、能源系统模型、数字金融概论、商业银行实务与金融科技应用、金融风险管理实务等金融学在职研究生特色课程,其中部分课程由企业专家开设。
金融专业硕士依托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及相关专业优秀师资力量开设,注重教育链与产业链的交叉融合,采用校内导师+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制培养。与此同时,通过白浮泉金融讲堂举办能源经济金融与政策论坛、邀请能源金融业界专业人士,包括金融领域从事能源板块和能源领域从事金融业务的专家介绍业界具体案例和实际操作,通过高端系列和实务系列讲座帮助学生把握金融前沿动态,同时定期举办以本院师生为主的叮咚系列学术活动;此外,还组织在职研究生学生参加大商所、郑商所组织的全国大学生金融交易模拟大赛,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创意大赛等方式,来开阔学生金融领域视野和拓展学生金融领域专业知识和能力。
【报考条件】
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原则上于录取当年入学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本科毕业同等学力人员:①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②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5、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专业领域】
1. 能源金融方向
能源与金融交叉的研究方向,研究能源行业面临的商品交易、价格波动、投融资、资产定价、风险管理等现实问题。
2. 公司金融方向
考察公司如何获得最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并形成合适的资本结构,包括企业投资、利润分配、运营资金管理及财务分析等方面。
3. 金融市场方向
以金融市场与机构为对象,研究金融市场体系的功能、运行机制,金融机构的运行与管理及相关金融工具的运用等相关问题。
4. 数字金融方向:
将数字技术应用于金融领域能源行业以及能源金融领域,研究数字金融资产运行模式和机制、数字资产定价与交易、数字人民币与国际数字货币最新进展等。
【考试科目】
科目一:101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二:204英语(二)
科目三:396经济类综合能力
科目四:431金融学综合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同等学力考生报考前须与导师联系。
【学 制】学制两年,无休学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为三年,有休学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为四年。
【培养方式】
1、采用导师制。配备导师时采取“双向选择”和“双导师制”。其中校内导师和研究生在入学一个月内双向自主选择,综合考虑学生意愿、导师意见和总体情况最终确定校内导师。同时每名学生需要一位来自金融实践领域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且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专业人员担任校外导师。
2、在教学方法上,除传统的课堂教学外,还将采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提高教学效果。注重对学生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并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企业家和金融监管部门的人员开设讲座或承担部分课程。
3、通过引进国际课程、双语教学,海外游学、国际暑期课程、国际学生交流等方式加强专业硕士培养的国际化。
4、加强实践环节。实践环节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将利用现有教学实践基地,并不断建立新基地,为金融专业硕士走向职业化道路提供过渡性平台。
5、注重职业道德培养。通过课堂教学、导师言传身教、与金融实践领域从业人士交流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培养。
6、考评方式灵活多样。考评注重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包括考试、平时作业、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撰写专题报告等。
【学位授予】
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培养方案的规定内容,按照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学籍管理和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符合条件者,授予金融硕士专业学位证书和研究生毕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