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项目为新闻单位、媒介组织和广告公司、企事业等职业部门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新闻观念和传播理念,德才兼备、高层次、实务型的在职研究生新闻与传播专门人才。相关学科领域有信息科学、社会学在职研究生、经济学、营销学、艺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
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是研究媒介与媒介信息传播活动规律、特征、策略与方法的新闻学在职研究生研究领域。研究方向有新闻传播、广播电视、广告传播和网络传播等。研究内容包括大众传播与新闻生产的基本理论与实务、新闻采写编评、中西新闻报道分析和新闻管理等实务知识与技能等;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探寻其规律及操作规范,以及广播电视媒介与社会及文化之间的关系等;广告传播的基本规律与方法,包括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经营管理、广告产业发展等实务知识与技能等;网络传播活动的发展规律,探索网络内容的表达、创意、营销与管理等。随着传播技术和革新以及新媒体的发展,传播学在职研究生尤其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运用,新闻与传播学科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影响和改变着现代人的信息消费与社会生活。
【专业领域】055200 新闻与传播
【主干课程】
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新闻传播学理论基础、新媒体研究、新闻传播政策、法规与伦理、媒介经营与管理、新闻内容生产、视听传播与影像叙事、广播电视策划与节目制作、现代广告理论研究、广告运作与管理研究、数字传播技术、网络传播理论专题;
【报考条件】
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5、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并在录取前先办理原就读单位的退学手续。
【考试科目】
科目一:101 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二: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04英语(二)
科目三: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科目四:440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考查目标】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新闻业务考题约75分,传播业务考题约75分):
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新闻业务、传播业务等基本概念、基础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本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市场营销、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文案写作、广告媒介与效果评估等课程的核心内容。从题目类型上,注重于对新闻与传播业务实践能力的测评和考核。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新闻学基础史论约为70分,传播学基础史论约为80分):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试内容涵盖中外新闻传播史、新闻学理论、传播学理论和方法、新媒体传播理论等本学科的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新闻学基础史论、传播学基础史论,了解新媒体时代最新的新闻传播现象,熟悉不同类型的媒介发展形态与规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相关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思辨能力及创新思维。
【推免招生】
本专业面向全国院校招收推荐免试生。凡获得所在院校推荐免试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均可按照我校和学院接收推免生相关规定,申请免试攻读我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专项计划】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复试前须向招生单位提供《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进行复核。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以考生报名时填报确认的信息为准,并参加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报名和统一入学考试。考生填写《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后,到生源所在地省教育厅(教委)民族教育处或高等教育处审核盖章,并按各考点要求进行报名。
【培养方式】全日制学习;
【学 制】2年;
【学位授予】
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培养方案的规定内容,按照武汉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和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符合条件的,授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