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朱英教授做客第187期“百年求索·名师讲坛”活动,以如何推翻清王朝为题,与同学们进行了探讨与交流。
朱英教授谈到,自秦朝建立以来,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尽管王朝更迭不断,往返循环,周而复始,但都遵循着统一的规律。而推翻的清王朝却不像以往的被推翻的封建王朝那样,是在其极其衰败,不堪一击的背景下发生的。从清朝末期推行的内容最为全面、影响最为深远的新政改革来看,清王朝甚至是属于顺应时代发展,比较开明的封建王朝。
他说,还原历史以真相,我们可以发现,在推翻清王朝的历史过程中,除了以孙中山为首的进行的武力光复外,其他社会力量和平光复的补充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也正是在浴血奋战下,以及汉族旧官僚、绅商等社会力量的合力下,才得以将根基深厚的清王朝连根拔起。
朱英讲解了自己对于汉族旧官僚袁世凯的评价与看法。他认为,不论是对袁世凯进行全盘否定,还是认为袁世凯是元勋也好都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们需要以一种更加客观,更加公允的历史唯物主义视角来看待袁世凯的作用。尽管辛亥革命中袁世凯窃取了果实,倒行逆施、复辟称帝,但不容否定的是,如果没有袁世凯的力量,建立之路将会更加漫长。
朱英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分享与交流。他认为,清末新政之所以未能成功,与清政府缺乏资产阶级性质的领导人以及无法解决的满汉矛盾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所以那种认为阻止了新政发挥作用的说法,其预设本身就无法成立,结论的正确与否也可想而知。
本次讲座由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会主办,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会、文学院研究生会承办以及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研究生会、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研究生会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