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著名哲学教授赵林老师深入解读“文化保守主义与国学热”
6月11日晚上,应贵州大学文科讲坛、贵州大学人文学院和国家人文素质创新实验区的邀请,武汉大学著名哲学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赵林教授在贵州大学北区行政楼学术报告厅向贵大师生做了一场题为“文化保守主义与国学热”的学术报告,人文学院院长陶渝苏教授主持讲座,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院长张新民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列席在职研究生讲座。
赵林教授就以极宏阔的视野分析了在西方文明和价值席卷全球的态势下,其他非西方文明国家应对此种西方化浪潮的状况。在他看来,非洲南部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由于他们在被西方殖民化以前,本身不具有深厚的本土文明,所以他们的文明化进程和被殖民过程是一致的,在应对西方化的浪潮的过程中更多地表现为顺应。不过,与此不同的是,由于在西方文明进入以前,阿拉伯世界和亚洲的多国都拥有非常深厚的古老文明,阿拉伯世界有以伊斯兰教为主的文明,亚洲有以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为主的文明,这些文明都是与西方文明同样甚至更为古老、但在许多重要方面又都与之不同的文明,所以当西方文明全面入侵这些地区的时候必然会激起本土文明的反对甚至是反抗,这也正是全球范围内兴起文化保守主义的原因。然后,以此文化分析为视角,赵教授详细分析了当今的世界格局和目前中东地区的战乱,并对美国著名国际政治学家萨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的部分观点进行辨析。最后,赵教授把目光锁定到中国的当前的“国学热”,认为“国学热”是全球范围内文化保守主义的一部分,但它表现出了既不同于阿拉伯世界的对抗、也不同于印度文明的融合的特征,它的处境更加的复杂,其前景也更加难于预料。在赵教授看来,“国学”在未来的发展取决于两个主要问题:首先是它与我们现在官方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其次是国学在上层社会和底层社会的传播问题。
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国学和文学数学的意思不同,并非是国家之学或者治国之学。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赵林教授长期从事西方哲学、基督教思想史和西方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已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出版个人学术专著15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40余篇。其主讲的“西方哲学史”和“西方文化概论”均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赵教授因其卓越的教学艺术享有极高的声誉,曾获宝钢优秀教师奖,“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在武汉大学流传一句话,大学四年,如果没有听过赵老师的课就不能说读过武大在职研究生。另外赵教授在国际大专辩论界享有极高的声誉长期担任国际大专辩论赛评委。曾获邀主讲CCTV“百家讲坛”等著名文化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