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师范大学生物学硕士研究生专业是生命科学学院下设的研究生专业,学院现有生物学和生态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学科教学(生物)和农业推广(作物、园艺、植物保护、养殖和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动物学是“十五”、“十一五”市级重点学科,生态学是“十二五”市级重点学科。开办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三个全日制本科专业。重庆师范大学生物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培养方案如下: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的研究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崇尚科学,诚实守信,勤奋敬业,能较好地掌握辨证唯物主义的原理与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风严谨,谦虚、进取、敬业;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
本学科研究生应掌握扎实宽广的生物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与实验操作技能;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能够在研究中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对从事的研究方向及相关学科有广泛了解,掌握本学科科研文献和研究进展,了解本学科相关知识产权、研究伦理知识,具备从事生物学教学、科研和农业综合开发与管理能力,毕业后可从事生物科学科研、教学或其他的相关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二、研究方向
1.研究方向1:昆虫分类与分子生物学
二级学科:动物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2.研究方向2:资源昆虫及其病原微生物学
二级学科: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3.研究方向3:鱼类寄生虫学
二级学科:动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4.研究方向4:比较生理学
二级学科:动物生物学、水生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5.研究方向5:植物生物学
二级学科:植物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6.研究方向6:活性物质生物化学
二级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
三、培养方式
硕士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同时成立导师组集体指导,成员主要是导师、其他导师和部分优秀青年教师,青年教师作为副导师。采取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工作相结合的方式,高度重视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质量提升,积极搭建国际国内合作平台,推进联合培养、学分互认、短期交流等合作方式,资助硕士生赴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访学、研修。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入学后三个月内完成个人培养计划的制订。
四、毕业与学位授予
在职研究生在规定修业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考核成绩合格,获得规定的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符合毕业资格,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条例》的有关规定,达到硕士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硕士学位。具体内容详见《重庆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实施细则》。
五、主要阅读书目
[1]Sambrook, J. & Russell, D.W. The Condensed Protocols, From Molecular Cloning: A Laboratory Manual[M].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2006.
[2]朱玉贤,李毅,郑晓峰. 现代分子生物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3]本杰明,卢因. 基因III (Genes VIII)[M]. 余龙, 江松敏, 赵寿元 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4]郭勇现. 现代生化技术[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5]李振刚. 分子遗传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6]陶慰孙,李惟,姜涌明. 蛋白质分子基础[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7]张龙翔等. 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8]翟中和. 细胞生物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1.
[9]李明德. 鱼类生态学[M].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 1990.
[10]刘健康. 高级水生生物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11] Matson R. S. Microarray methods and protocls[M]. CRC press, 2009.
[12] Alberghina & Westerhoff. Systems Biology[M]. Springer, 2008.
[13] Harvey Lodish, Arnold Berk, and Chris A. Kaiser. Molecular Cell Biology (5th edition)[M].
W. H. Freeman & Co Ltd, 2007.
[14] Monroe W. Strickberger. Evolution[M]. 北京:科学出版社( 影印本),2003.
[15] 陈启鎏, 马成伦等. 中国动物志: 粘体动物门(粘孢子纲)[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16] 宋微波等译. 原生生物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17] 李难. 生物进化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18] K. J. R. 爱德华兹. 现代生物学中的进化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9] 赵国屏等. 生物信息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0] Hamilton A, Hamilton P. Plant Conservation: An Ecosystem Approach[M]. Earthscan, London, 2005.
[21] Judd WS, Campbell CS, Kellogg EA, Stevens PF, Donoghue MJ. Plant Systematics: A Phylogenetic Approach (3rd edition)[M]. Sinauer Associates, Inc., Sunderland, MA, USA, 2007.
[22] Moran RC. A Natural History of Ferns[M]. Timber Press, Portland, Oregon, USA, 2004.
[23] Ranker TA, Haufler CH. Biology and Evolution of Ferns and Lycophyte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24] Raven PH, Evert RF, Eichhorn SE. Biology of Plants (7th edition)[M].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Publishers, New Yourk, 2005.
[25] Sharma AK, Sharma A. Plant Genome: Biodiversity and Evolution. Science Publishers, Enfield, New Hampshire, USA, 2008.
[26] Stearn WT. Botanical Latin (14th edition)[M]. Timber Press, Inc., Portland, Oregon, USA, 2004.
[27] Weising K, Nybom H, Wolff K, Kahl G. DNA Fingerprinting in Plants: Principle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2nd edition)[M]. Taylor & Francis Group, New York, 2005.
[28] 陆树刚主编. 蕨类植物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9] Lansing M. Prescott,John P Harley. Microbiology[M]. 2002.
[30] 沈萍. 微生物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1] Ivan M. Roitt, Peter J. Delves.免疫学基础(第十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