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周晓岚老师作了一场题为“市场均衡和燃油税在中国的福利效应:对消费者的驾驶模式响应的影响”的讲座,周晓岚,现任职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耶鲁大学经济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产业组织、应用微观经济理论和金融学等,研究成果见于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等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管为主,法、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问题,如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在最近几年。中国政府一直在寻求有效的政策来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探讨了由帕里等人估计中国的纠正燃油税的效果和效率。 (2014年),而在消费者对车辆的驾驶模式,以燃油税的反应分解。我们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车辆行驶里程的燃料价格弹性行驶在中国-0.52。考虑到消费者对驾驶模式响应,在不含税汽油价格增加了70%,将导致的降低的车辆的数目18.78%。在福利分析方面,对社会福利的净效应取决于我们的车的寿命和反弹作用的假设。这表明,在不考虑改变驱动模式先前的研究可能夸大造成燃油税的负效用。我们也比较了燃油税,车辆配额制度,这在本质上实现了车辆的控制,通过增加持有成本。我们发现,燃油税的效果较差车辆的控制,但在拯救福利一个合理的范围内的生命周期假设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