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业大学时志强老师作了一场题为“开启电力能源存储与利用的新时代——超级电容器技术与应用进展”的学术报告,天津工业大学有纺织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数学、物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设计学、软件工程、统计学等一级学科硕士点,在职研究生讲座的主要内容是:
当今的能源的利用形式中,电力是最为便捷和高效的使用方式,而电力的移动存储及输运、规模存储及智能化利用将是未来通行世界的高新技术。当前以电化学电源储能、飞轮储能等技术历经几十年的努力仍未能成功应用,最近几年以超级快速充电和放电为特征的超级电容器已在电力闪络、电动汽车、新型轨道交通等领域获得多项应用突破。因此,本报告将重点介绍超级电容器技术近二十年来的发展历史、技术体系演变、当前技术发展方向及最近的应用进展;并介绍天津工业大学在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活性炭电极、新型电解液、高比能超级电容器器件等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
时志强,男,1978年8月出生,博士,天津工业大学 材料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自2001开始持续进行绿色储能炭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专注于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与器件的基础研究与产业化技术开发。目前,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项目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天津市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天津市863转化项目、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一般项目、天津市科技特派员项目各一项;完成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和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课题一项。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并完成了天津市自然基金重点项目两项、科技支撑重点项目一项、国家863项目一项、企业委托课题多项。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Power Sources、Electrochimica Acta、Journal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Solid State Ionics等国际主流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合作发表SCI、EI论文10余篇。
承担超级电容器方面的项目情况:
1.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3AA050905)——高比能、低成本的新型超级电容器关键技术研究. (2013.1-2015.12,负责人,在研).
2.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项目(项目编号: 2011AA11A232)——锂离子电容器产业化技术开发. (2011-2013,副组长,在研).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 51172160)——基于双炭电极的“离子插层”电池/电容器体系基础研究. (2012.1-2015.12, 27万,第二负责人).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 50902102)——“双离子插层”电容器的设计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2010.1-2012.12, 20万,负责人).
5. 2015年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项目编号: 15ZCZDGX00270)——超级电容器专用活性炭的低成本制备与器件应用. (2015.4-2018.3,负责人)。
6. 2014年天津市人才引进与科技合作计划863成果转化项目(项目编号: 14RCHZGX00859),——锂离子电容器产业化技术开发. (2014.9-2017.3,技术负责人).
7. 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1JCYBJC07500)——钛酸锂-纳米炭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在LIC中的应用.(2011.4-2014.3,负责人).
8. 2014年天津市特派员项目(项目编号: 14JCTPJC00484)——锂离子电容器的基础研究. (2014.9-2015.8,负责人).
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0801213)——“双炭离子插层”型电化学电容器. (2008-07—2009-12,负责人).
1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080430730)——“双炭离子插层”型电化学电容器. (2008-03—2009-12,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