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运营管理系主任王文斌副教授,在华东理工大学作了题为“Capacity Investment in Renewable Energy Technology with Supply Intermittency:Data Granularity Matters!(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投资能力与供应间歇性:数据粒度事项)”的讲座。
上海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管为主,法、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是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由教育部、财政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
讲座中,上海财经大学教授王文斌结合可耗竭能源供需变动和碳排放约束所产生的不同电源的价格变化,以及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的长周期变动,提出了可再生能源发电投资的可能前景。在对大量的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并网补偿性两个特征,研究了相关机构对其一次性投资的经济性。同时,在满足能源需求具有随机性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将可再生能源和传统能源的发电技术合并时,两种技术的最佳投资比例。这两种技术具有不同的初始投资和运营成本,而运营成本又具有不同的随机过程。通过历史数据的应用,将该问题化解为单周期的决策问题,并对两种不同技术各自的随机因素进行了分离。最重要的是,研究表明可再生能源发电场和电力需求的间歇性数据处于良好水平,如小时时间间隔。若采用不考虑储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间歇性特征的原始数据,会得出可再生能源过度投资的研究结果。
讲座中,上海财经大学教授王文斌与在座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就大家的提问和讨论做了细致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