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我校79级校友游劝荣做客“中国大检察官讲坛”,以“法治文明的司法实践”为题,对依法治国背景下我国法治文明的司法实践进行了全面而细致地解读。讲坛由副校长岳彩申主持。
游劝荣大检察官从法治文明的定位、定性和司法实践的研究问题三个方面对本次在职研究生讲座主题展开讲述。他表示,法治是人类共同的文明,是一种制度文明,是一个国家软实力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法治文明的定性体现在法律的存在和法律实施两个方面:一方面法律的产生和法律的执行推动了社会进步,以“常回家看看”条款为例,就是法律对社会和谐进步、解决家庭精神赡养问题作出的一个贡献;另一方面,法律实施的文明中,既包含了守法的文明也包括了执法的文明。
针对法治文明司法实践的研究问题,游劝荣大检察官提出了“法治文明怎样引导司法实践”“司法实践如何丰富发展法治文明”“司法实践怎样实践法治文明的要求”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实际司法实践问题。他强调,司法是实现公平正义的不二法门,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在社会效益方面,游劝荣表示,应当发挥司法活动引导社会向上、向善、向和谐的作用,引领社会主体的行为选择,通过案件查处在全社会树立规则意识。针对司法的实际情况,他强调,司法机关应当提高司法的规范性、坚持正当程序、坚持必要的理性、坚持执法目的的正当性和合法性,这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
据悉,中国大检察官讲坛成立于2014年10月份,是西南政法大学“中国大法官讲坛”落户西政后,又一高端学术论坛。78级校友、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柯汉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与检察制度改革”为题作“中国大检察官讲坛”的开坛报告;78级校友、最高人民检察院原副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朱孝清以“冤假错案的原因及对策”为题做客中国大检察官讲坛第二讲。
游劝荣,福建人,1963年出生,1983年西南政法大学本科毕业,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学博士后,中共党员,现任湖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报告团成员,并被授予“最佳宣讲奖”。曾当选福建省十大杰出青年、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