蹊径独辟妙解势术求鲲鹏雄变,经纶满腹深探法治圆鸿鹄伟梦。
5月25日晚,在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礼堂,著名历史学者、文化名人易中天教授作客博闻论坛第十四期,易中天教授以风趣幽默的语言,通古论今的学识,深入古闻旧逸,畅谈法家与法治,沟通历史与现实,为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师生奉献了一场文化盛宴。
演讲中,易中天教授首先阐述了法治在当今中国的重要作用,并一再强调了“法治”与“法制”的不同。不同于现今公认观点法治与人治相对立,中国古代社会长期以来法治的对立面是德治。易教授从武王伐纣讲起,指出周公通过吸取殷商短命速亡的教训,形成了以人为本、以德治国、以礼维持秩序、以乐保持和谐的治国理念,开创了中国古代社会德治的先河。经历周朝、春秋时期,这一治国理念直到战国时期彻底崩溃瓦解。
接下来,易教授讲述了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思想的起源、发展及最终没落的历程。本着人性本恶的观点,韩非子坚持认为人是不可相信的,不可以依靠人来管理国家,儒墨两家所讲的“爱”在现实中是没有实用性的,只有依赖法律制度,重赏重罚,才能有效地统治民众,管理国家。公开、公正、公平的理念,以法治国的思想是韩非时期法家思想的先进的一面。然而易教授同时指出,法家的“法”并非现代法治国家为保护公民利益而创设的“约法”,而是为君主专制统治服务的“王法”,最终导致了法家作法自毙的结局。但是,尽管中国社会自汉武帝后以儒家思想为国家意识形态,法家思想仍是君主统治国家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便有了“外儒内法”之说。易教授认为,法家长久以来较低的社会地位是当今中国人对法治存在偏见的重要原因。最后,易中天教授就当今法治发展艰难曲折的前途,对法大学子寄予了极大的期望。一个深深的鞠躬,尽显这位博通古今的大师对青年法学学子的尊重与爱护之情,以及对中国法治完善发展的深厚期盼。现场掌声雷动。
之后的提问环节,易教授就同学们提出的士大夫精神在当今社会的传承、法家发展何去何从、舆论监督对法治的影响、如何平衡人才选拔中德与才平衡问题等问题作了精彩解答。短短两个小时中,易中天教授畅谈古今,大量史实资料信手捏来,以一位历史学家的视角阐述法家与法治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现实状况与发展前景。其语言风趣诙谐,以今言谈古事,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同时,易教授诚恳的治学态度、对下一代的关爱、对未来法治建设的期许,更加博得了法大学子的深深崇敬之情。
易中天教授,1947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65年自愿报名支援新疆,1978年考取武汉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师从著名魏晋南北朝文学及唐宋诗词专家胡国瑞先生,取得文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于1991年赴厦门大学任教至今。2005年起开始在央视“百家讲坛”节目里品读三国风云,后又与央视合作《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等系列节目。因其白话式的幽默分析,深入浅出的讲解,广获赞誉。同时易中天教授还对当代社会问题有着独到而深刻的看法。易中天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等学术研究,著有《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专业著作。其还著有《易中天品三国》《先秦诸子百家争鸣》《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