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教授、著名安全问题专家T. V. Paul在南京大学历史系作题为“大国崛起与世界新秩序(rising power and emerging world order)”的国际关系在职研究生学术讲座,T. V. Paul教授以全新的视角阐述了新兴大国的崛起方式和现状以及“软均势”在构建世界新秩序中的重要地位:
新兴大国的崛起突破了传统的战争方式,国家行为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产生变化:国际政治新的环境变化使国家权力地位呈现出不确定性;人口结构发生新变化;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促使社会政治活动超出国家界限;领土扩张不再是国家赖以发展的重要手段;国防更多地依赖于威慑而不是军事进攻;价值标准和思想观念出现了重大变革。
“软均势”的重要含义。T. V. Paul教授指出,软均势是指缺少正式同盟的心照不宣的均势,它出现在国家之间普遍发展相互的外交谅解或有限的安全谅解去平衡一个潜在的威胁国或正在崛起的大国的时候,建立在有限的军备增强、为某一特定目的的合作演习或者在地区和国际机制中协调的基础上。T. V. Paul教授特以伊拉克战争为例,认为美国的单边主义遭到广泛的抵制,在某种程度上是软均势的体现:美国的单边主义不得人心,一般大国通过各种非军事的外交手段对美国单边霸权战略予以制约,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其危害面和危害度,形成了全球层面更广泛的软均势。
特别指出“软均势”对中国崛起的意义。T. V. Paul教授认为,中国作为新兴大国,在国际社会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T.V Paul教授无不生动地将中国喻为大象——温和却实力强大,解答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普遍忧虑的原因。进而指出,中国应积极纳入软均势之中,更多地融于国际机制,以消除国际社会通过硬均势手段对中国崛起的忧虑和制约。
“软均势论”认为它反映了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是对美国单边主义的批评;并指出它具有合理性的一面,但在理论建构上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软均势理论仍属于现实主义理论范畴,它的提出意味着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在当前有了新的发展。
单边主义是指举足轻重的特定大国,不考虑大多数国家和民众的愿望,单独或带头退出或挑战已制订或商议好了的维护国际性、地区性、集体性和平、发展、进步的规则和制度,并对全局或局部的和平、发展、进步有破坏性的影响和后果的行为与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