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举行了国关前沿沙龙第四期活动。本次沙龙主题是“权威竞争、多重责任与世界银行发展援助的改革”。本次沙龙学术活动由余博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政治学系博士研究生)主讲、尹继武老师(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主持,并邀请史泽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和刘铁娃(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两位老师作为评议人。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要从事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世界经济、中国外交等方面问题的研究,并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工作。该研究所自创立以来,潜心学术,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成为国内颇具影响的国际问题研究机构。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李永辉教授也出席沙龙并发表致辞,表达对余博闻博士生应邀前来讲座的感谢。本次沙龙吸引了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外交学院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的十余名师生前来参加。
尹继武老师首先介绍了主讲人余博闻的基本情况。余博闻现为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政治学系的博士研究生,专业为国际关系和发展研究。2013年获得教育部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奖学金。他的博士论文旨在运用社会实践理论分析中国在参与全球治理时的复杂行为。余博闻的研究兴趣还包括:全球气候治理、全球金融治理、发展援助和国际组织改革。他是多伦多大学政治系“多大中国观察(CORN)”网络杂志的编辑,还是多伦多大学蒙克全球事务学院气候治理研究室的研究员。他在WISC-ISA(2014)、CPSA(2015)等多个学术会议上宣读了工作论文。论文和评论文章见于《国际关系研究》、《复印报刊资料·国际政治》、《联合早报》、《中国社会科学报》、《新产经》等。
接下来,余博闻做主题发言,对其论文《权威竞争、多重责任与世界银行发展援助的改革》进行了解读。
来自外交学院的吴文成老师认为,余博闻的阐述丰富了对国际组织文化变革的理解。但他表示,权威竞争和多重责任存在着组织内和组织间两种视角,需要加以澄清。此外,组织文化本身就以其稳定性为其主要特点,并不会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轻易的发生改变。余博闻回应称,此论文将权威竞争和多重责任限定在组织之间,而单个组织则被当做一个整体看待。此外他还表示,世行在发展的过程中,其实不断吸收了不同组织和社会的价值理念,包括环保和人权等,这些也都内化成其组织文化的一部分。但已经内化的规范还会被打破,显示了竞争的重大影响力。
此外,在场师生还就规范倡导者、国际组织功能泛化以及亚投行制度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