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商大学国际贸易学硕士点是经济学院下设的硕士点专业,经济学院现有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两个人才培养层次。有经济学、贸易经济、国际经济与贸易和会展经济与管理四个本科专业,拥有应用经济学市级重点学科和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流通经济学等3个硕士点。重庆工商大学国际贸易学硕士点简介如下:
(一)硕士点及学科简介
国际贸易学硕士点设在经济贸易学院。学院现设有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和流通经济学三个硕士点。
本学科学术带头人谢新博士,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是重庆市百名海外高层次人才集聚计划人选,巴渝学者区域经济学特聘教授。曾在香港中文大学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历任瑞士银行国家风险信用分析部副主任,副董事级信用分析师、预测公司亚洲区高级经济学家、美国银行亚洲区高级经济学家,副总裁(VP)等职务。周兵教授是国家百千万工程人才国家级人选。本学科师资队伍结构优化、素质优良,专业带头人具有较高社会知名度。
本学科现有专任教师17人,65%的教师在45岁以下;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6人,高级职称人数的比例达82%;引进培养包括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谢新、日本龙谷大学博士尹元福等在内的博士学位的教师6人,35岁以下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达100%;硕士生导师6人,重庆市学术带头人1人;国家百千万工程人才1人,本专业有5位教师经学校考核获得双语教学资格。
国际贸易学是经济学科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研究国际间商品与劳务交换过程中的生产关系及有关上层建筑发展规律的科学,主要研究国际间贸易产生与发展的原因和贸易利益在各国间进行分配的制约因素,并要揭示其中的特点与运动规律的学科。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特别是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一般规律;(2)各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特殊规律;(3)国际贸易理论与学说;(4)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国际经济与贸易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而日益丰富,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也随着国际经济与贸易实务的发展而日臻完善。
(二)主要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国际贸易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与组成部分,是研究并阐释国际商品交换关系及其规律性的科学。本学科研究方向及内容包括:
(1)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本研究方向主要致力于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经济全球化等领域的研究。主要包括国际分工理论的演进、产业内贸易模型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未来发展方向探索;关注WTO 规则的发展与前景研究,紧密结合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重点把握WTO 规则发展的内在规律,在注重WTO理论研究的同时,也积极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实践,促进中国经贸体制与国际规则接轨;国际贸易法规政策研究,包括国际经济贸易法,国内对外经济贸易法规,各国贸易政策;贸易摩擦及其应对措施等研究。
(2)国际贸易与结算
本研究方向主要根据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国际营销等基本原理,对国际贸易经营管理领域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主要包括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对外贸易产业、资本经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外贸体制改革;对外服务贸易;对外贸易与利用外资;对外贸易与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对外贸易宏观调控与发展战略等理论、实践及政策评析;国际货款收付与风险防范。
(3)跨国投资与商务
本方向主要研究当代国际投资运动的基本规律、主要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包括国际投资理论、国际投资环境和风险、国际投资政策与法制、中国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深入研究当代跨国公司与国际投资的迅速发展及其对国际经济的深远影响,比较分析跨国公司与国际投资的基本理论及世界各国进行国际投资和引进外资的战略、政策、措施和经验教训;重点研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的发展模式、战略和决策,特别是中国现在的投资促进状况,中国利用国际投资情况,中国改善投资环境所做的努力以及中国如何增强国际投资的国际竞争力等问题。
(4)国际商务研究
国际贸易实务,包括国际经贸惯例、贸易合同、争议与仲裁、物流、运输与保险、信用证等单证运用、商务谈判等;国际市场营销研究,包括市场预测分析,营销策略与手段,开拓的新领域;跨国经营与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发展,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与产业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