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杰出服务教授”、国际关系Sultan of Oman教授、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前院长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Jr.)教授担任主讲嘉宾。约瑟夫•奈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金融危机后的中美实力”的精彩演讲。该演讲以约瑟夫•奈教授的新作The Future of Power(2011年2月即将出版)为基础,对21世纪世界舞台主要行为体的实力进行了分析与展望,在此基础上,对金融危机后的中美实力进行了重点考察。
约瑟夫•奈教授指出,21世纪的世界实力变化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实力转移(power transition),另一种是实力弥散(power diffusion)。实力转移,指实力从一国转移到其他强大的国家。当前实力转移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亚洲地区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等国飞速发展,出现了实力由西方向东方转移的态势。实力弥散则指伴随着世界舞台的日渐开放,越来越多的主体参与其中,实力在各个国家、非国家行为体(non-state actors)之间弥散开来。
约瑟夫•奈教授提到,“实力”,从一个侧面来讲就是通过影响他国来实现本国目的的能力。它可通过强力威胁(sticks)来实现,也可通过吸引诱惑(carrots)来实现,再有就是借助于“软实力”。强大的软实力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替代萝卜加大棒的传统政策。他指出,传统政治主要用军事力量来衡量一国实力,强国是指能够在战争中胜出的国家;但在信息时代,一国除了要发展硬实力之外,还需要发展软实力来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与支持。约瑟夫•奈教授认为,当代中国领导人在发展硬实力的同时强调发展软实力的决策是非常正确的,有利于“中国威胁论”的淡化与消解。
当前很多人认为,中国正在崛起而美国日趋衰落。但约瑟夫•奈教授指出,这是对中美间实力转移的一种误读,这种误读容易造成中美双方的政策失误。毋庸置疑,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正在经历一个困难时期,但从长期看,美国实力不会由此衰落:移民政策的开放性缓和了人口老龄化可能带来的人口危机,美国经济的发展仍然建立在强大的生产力基础之上,且在未来科技方面美国仍旧领先于其他国家。当前许多关于中国未来发展的预测(如高盛集团预测中国经济将在2027年超越美国)只是基于GDP的发展水平而非“软实力”,有夸大、误导的倾向。就此,约瑟夫•奈教授认为,中美之间应当建立这样一种关系:美国要认清自身发展现状、接受中国的崛起,中国应避免大国民族主义情绪、发展软实力,从而实现一种非暴力的、从西方到东方的实力转移。
约瑟夫•奈教授认为,21世纪的世界实力格局依讨论层面不同而具有复杂性,可比作叠在一起的三层棋盘,棋局各不相同:在顶层的是军事实力格局,这一层面具有单极性,只有美国拥有全球投射能力,并且,这种局面在未来几十年可能仍将持续;中间层的经济实力较量是美国、欧洲、中国、日本等多极力量间的讨价还价;在底层的跨国关系(transnational relations)空间中,单极或多极都变得没有意义;面对人类共同的环境问题、恐怖主义等挑战,各行为主体之间的通力合作刻不容缓。
最后,约瑟夫•奈教授总结道:面对21世纪世界实力的新变化,我们需要改变19、20世纪旧的参照体系,将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发展结合起来,实行“巧实力战略”(smart power strategy);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本国和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在职研究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