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邀请John Plane教授作了题为“宇宙尘埃、彗星、流星和气候”的讲座,John Plane教授是国际著名空间和大气化学专家、英国利兹大学化学研究与创新中心主任、Priestley国际气候中心副主任、2005年英国皇家化学会化学反应机制动力学奖获得者。本次报告为“地球和空间科学杰出讲座”系列报告第五讲。报告会由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雷久侯教授主持,副院长姚华建代表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向Plane教授表示热烈欢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在职研究生、软件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统计学、生态学、地质学、天文学、哲学、应用经济学、新闻传播学、法学、大气科学、光学工程等一级学科在职硕士学位授权点。
Plane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宇宙尘埃(cosmic dust)在星系形成中具有重要意义,那些没有被新的恒星或者行星消耗的宇宙尘埃会以被冰冻的形态形成彗星(comets)。他详细介绍了人类从古至今对于彗星的认识,以及近20年利用航天器接近彗星进行的观测和研究。随后,Plane教授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义但仍有待进一步认识的问题:宇宙尘埃进入地球大气层后,会形成所谓的流星(meteors),那么每天进入地球的宇宙尘埃总量是多少?这一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些宇宙尘埃不但会影响高空大气的气候,而且会沉降至地面进而影响地球的生态系统。各种探测手段(如地基激光雷达观测、卫星观测、与极地冰芯钻探等)对宇宙尘埃的估计尚有争论,正不断地挑战、同时也丰富和完善着人们对进入地球系统的宇宙尘埃的认识,这个问题目前仍是一个“open question”,有待于观测和模式进一步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