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邀请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郭宪纲作“一带一路”战略研究专题系列讲座第一讲,题为“‘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挑战”。讲座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周鑫宇副教授主持。
北京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阿拉伯语、非通用语种群(波兰语、捷克语、罗马尼亚语、匈牙利语、保加利亚语等18个语种)、非通用语种群(僧加罗语、土耳其语、斯瓦西里语、豪萨语、西伯莱语等17个语种)、英语、德语、俄语、日语、法语、新闻学、外交学国家级特色专业。
郭宪纲首先对“一带一路”战略提出的背景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为推行“一带一路”战略提供了经济基础,以高铁技术为代表的中国基础制造业技术的不断提升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行提供了技术支撑。随后,郭宪纲详细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美国、俄罗斯、韩国、日本以及欧洲各国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该倡议得到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支持。
从中国自身以及周边国家的发展来看,郭宪纲表示,“一带一路”是中国崛起的和平发展之路,既符合中国外交构想,也符合世界各国利益;“一带一路”可以带动中国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周边国家稳定;推行“一带一路”战略是亚洲和非洲和平发展和复兴的需要;中国自身经济发展不平衡,推行“一带一路”可以实现过剩产能从东部向西部转移,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推行“一带一路”战略可以促进亚洲各国的交流合作,打破壁垒,提升合作水平。
郭宪纲认为,推行“一带一路”战略要坚持“六不”和“五通”。“六不”是指:不干涉地区国家内政,不寻求势力范围,不追求势力范围,不追求主导,不与其他国家既有合作倡议冲突,不产生约束性条约。“五通”具体包括五个方面:政策沟通、设置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想通。“一带一路”战略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主要推动原则,以“政府指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项目带动”为主要推动方式。
郭宪纲指出,“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但是也面临着相应的风险和挑战。风险主要来自四个方面:第一,安全风险。主要体现在“一带一路”经过的一些区域,尤其是中东、南亚等宗教极端势力非常猖獗的地区。第二,法律风险。我国的大陆法系与部分国家的普通法系有很大区别,而不同法律体系之间解决争议的难度会增大。第三,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政局风险。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现在处在转型期,政治上是不稳定的,政党轮替后缺乏政策延续性。第四,金融风险。部分国家“一带一路”主权信用等级比较低,有些深陷主权债务危机,国家经济运行不畅,容易发生金融危机。
关于风险应对,郭宪纲认为,要加强对沿线国家和地区安全状况,政局的走向,法律、金融状况的深入研究,进行风险评估;要增强在沿线国家施工和开展业务的中国企业和公司的安全保卫措施;加强对赴沿线国家工作人员的培训,要使他们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要尊重当地的习俗,避免与当地民众发生矛盾,培养与当地人民的融洽关系和深厚友谊;脚踏实地,稳步地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在建设的实践中,规避安全风险、法律风险、金融风险,吸取教训,不断的积累经验,加以推广,使后续的项目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
郭宪纲,研究员,现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美国对外关系、美国的中东政策、中美关系、中东问题等,发表有关美国对外关系的公开文章40余篇,如:“美国对亚太战略的调整”“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心转移”“现实主义——布什政府对外政策走向”“美欧搏弈中东民主化”“美国向海外推广民主的第三次浪潮”“美韩军事同盟再定位”“中国外交的新亮点”“阿拉伯世界第三条道路的选择”“伊斯兰温和力量在阿拉伯世界的崛起”“阿拉伯世界教俗之争新态势”等,合著有《不确定的世界》《大调整 新挑战》《“9•11”后的大国战略关系》等,主编《中国大视野——国际热点问题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