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讨新时代高等财经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目标、新愿景、新思路,广泛交流各高校在教育教学、学科建设、科研创新、队伍建设和综合改革等方面的新探索、新尝试、新举措,在庆祝建校70周年之际,10月8日下午,东北财经大学通过线上方式成功举办了以“新时代高等财经教育的新使命”为主题的校长论坛。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及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辽宁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山东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吉林财经大学、兰州财经大学、贵州财经大学、南京审计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北京物资学院、湖南工商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高校的30余位领导出席本次论坛。
开幕式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致辞。武世兴对东北财经大学70周年校庆表示诚挚祝福,对东北财经大学70年“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并针对我国新时代高等财经教育发展提出了四点意见:一是要以理念创新引领财经教育改革发展,适应新发展阶段、新科技革命和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的要求,让教育自身发展“小逻辑”主动服从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推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路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的改革。二是要以组织创新打造财经人才培养平台,突破时空限制,加强智慧教室、数字场景等数字化教学空间建设,探索新型教学组织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范式,打破学科院系壁垒,聚集优秀师资和教学资源,建设高质量财经人才培养体系。三是要以内容创新提高财经人才培养质量,推动财经专业之间、财经专业与其他文科专业、与理工农医专业的深度交叉融合,深入研究新时代财经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培养规格、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等,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四是要以实践创新拓宽财经人才培养渠道,围绕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乡村振兴、数字经济等重大课题,带领学生深入实际,打造根植一线的实践课程,构建信息化实验教学环境,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等融入教学实践,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主旨演讲环节,25位高校领导围绕新文科背景下多个领域的探索与实践,数字经济下高等财经教育转型,新时代财经类人才(一流财经人才、高质量人才、复合型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大师级人才)的培养,新财经、新商科与学科优化布局、交叉融合发展,高等财经教育服务全球治理、贸易治理,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经济学教材体系建设,学部制、双创教育体系改革等内容作了精彩演讲,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讨交流,为我国新时代高等财经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一系列极具参考价值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举措。
北京大学副校长董志勇教授发表了题为“在开放环境里进行经济学教材建设”的主旨演讲。他提出,好教材不仅需要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方向,还需要具备知识性、兼容性、启发性三个标准,用丰富、多元、个性化的教学参考资料作为支撑。
厦门大学校长张宗益教授围绕“培养自立自强的高质量人才”发表了主旨演讲。他认为,需要坚持以学科导向、目标导向、任务导向和问题导向的思路,进一步调整学科布局,推动构建更加优化的学科生态,做好学科加减法来更好地满足国家重大需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学党委书记陈晓红教授围绕该校“人才培养改革探索的新体系、新动能、新成效”发表了主旨演讲。她提出,财经类高校要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对接的人才培养新体系,持续为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暨南大学校长宋献中教授发表了题为“新文科背景下培养‘经世济民’财经人才的几点思考”的主旨演讲。他提出,高等财经教育应尊重科技创新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顺应质变的外部环境,秉承一以贯之的育人理念,着力打造经世济民的柔性培养体系。
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梁琪教授围绕“新时代高等财经教育的新使命”发表了主旨演讲。他认为,新时代背景下高等财经教育要转变思维范式,既要为伟大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更要统筹安全和发展,培养德才双馨的一流财经人才。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杨丹教授发表了关于“培育适应新时代财经发展实践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主旨演讲。他认为,要立足新时代,把握高等教育新使命,加强和推广外语和财经融合发展的“北外经验”,培育适应新时代财经发展实践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教授发表了题为“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是财经教育在新时期的核心使命”的主旨演讲。他提出,要建立从典型事实到基本规律,到规律体系,从规律体系的基本范畴到基本命题,再到基本理论体系和范式衍生的价值体系。
中央财经大学校长王瑶琪教授发表了题为“新时代财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的主旨演讲。她提出,为迎接数字经济时代所带来的新挑战,要重塑财经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变革人才培养理念,重定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西南财经大学校长卓志教授发表了题为“锚定数字经济,推进高等财经教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演讲。他提出,把高质量贯穿于学校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做到发展目标聚焦高质量,发展理念融入高质量,发展方式体现高质量,评价导向突出高质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杨灿明教授发表了题为“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新财经教育变革”的主旨演讲。他提出,新文科打破了传统社会科学和智能科学体系的壁垒,搭建了新的发展平台,形成了新的学科增长点,要通过学科交叉融合构建新财经学科体系。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夏文斌教授围绕“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发表了主旨演讲。他认为,要坚持立德树人,打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组合拳,发挥学术学科优势,积极拓展全球治理学术研究,大力培养了解国际组织运作和涉外法治的高级人才。
辽宁大学校长余淼杰教授围绕“高校从青年开始培养大师级人才”发表了主旨演讲。他提出,高校作为人才高地、创新高地,培养大师级人才要从青年开始,充分发挥体制机制优势,要支持青年人挑大梁、担主角,多给青年打头阵的机会。
浙江财经大学党委书记李金昌教授围绕“新时代财经类人才培养”发表了主旨演讲。他认为,要深入思考财经类人才的知识体系、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要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融合、重创新、数字化、有增量、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财经人才。
山东财经大学校长赵忠秀教授围绕该校“实施学部制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发表了主旨演讲。他总结了目前财经类高校所面临的共同形势,以及财经类高校进行学部制改革的必要性,认为高等财经教育应聚焦学科建设,找准定位、办出特色。
吉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孙杰光教授发表了题为“‘专创融合、思创一体、产教协同’的双创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的主旨演讲。他提出,在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上,应以专业设计领双创、课程体制育双创、平台支撑促双创、双创导师引双创、体制机制护双创。
北京物资学院党委书记王文举教授围绕“财经高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发表了主旨演讲。他认为,新文科建设新在范围拓展,涵盖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新在交叉融合,要突破小文科思维,构建大文科视野。
南京审计大学校长董必荣教授发表了题为“新时代财经类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的主旨演讲。他提出,人才培养规格定位要由重专业、窄口径、专科型人才,转为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要强化科技人文素养。
安徽财经大学常务副校长朱红军教授发表了题为“建设新文科背景下新经管的探索与实践”的主旨演讲。他阐述了学校“一个理念、三个目标、五个更新”的新经管战略,总结了五年来学校针对新经管建设的改革做法及所取得的进展成效。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付志峰教授发表了题为“坚持改革和创新,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演讲。他提出,要优化本科专业结构,加强一流专业建设,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提升专任教师比例,完善灵活的用人机制,打造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哈尔滨商业大学党委书记孙先民教授围绕“‘立足龙江、助力振兴、开放协同、融合发展’,推进新商科教育和一流商科建设”发表了主旨演讲。他分享了学校在专业和教研室的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理念与经验,以及对新商科建设的深入探索和建设前景。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校长汪荣明教授发表了题为“融入和服务贸易强国建设,展现担当和作为”的主旨演讲。他提出,要建设服务贸易的创新发展高地,建设经贸管理人才培训高地,构建跨学科新型开放型智库平台,拓展全球经贸治理创新合作网络。
重庆工商大学校长孙芳城教授围绕“促进单一学科向多学科融合发展”发表了主旨演讲。他表示,要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来产生新的学科专业和增长点,构建完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的新格局。
兰州财经大学校长王必达教授围绕“新时代如何发展新财经”发表了主旨演讲。他认为,建设新财经的任务主要体现在建设新专业、开发新课程、构建新理论、探索新模式,并要不断提升财经高校的办学理念。
内蒙古财经大学校长杜金柱教授发表了题为“新时代中国高等财经教育面临的形势与挑战”的主旨演讲。他提出,要跳出财经教育“再看”财经教育,同时对财经教育本身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提出了应对之策。
贵州财经大学校长赵普教授发表了题为“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强化师资‘三位一体’”的主旨演讲。他认为,要实现以坚持学科引领发展,重视学科建设规划,按照“一院一学科”原则,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强化“学院办大学”理念,推动管理重心下移。
东北财经大学校长方红星教授作了论坛总结致辞。方红星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兄弟高校的领导表示诚挚谢意,指出各位领导分享的高等财经教育新理念、新思路以及各校的新探索、新举措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前瞻性,东北财经大学将认真学习借鉴。他回顾了东北财经大学建校70年来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特有贡献,介绍了近年来学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师资建设、科研服务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新成绩和新突破。
转自:东北财经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