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分团委学生会联合会外联部主办了第三届北京高校大学生财经论坛。中国银行审计部部长马进兵,大田集团总裁王法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党委副书记赵鸿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樊瑛、杨军,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团学联主席杨华翊出席了本次论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以建设国家重点学科国际贸易学为核心,继续保持国际贸易学的国内第一的优势地位,同时全面建设金融学、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与财政学二级学科,大力发展国际商务、运输与物流、法与经济学、低碳经济学等交叉学科,适当发展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统计学等二级学科。
高校财经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本次活动邀请了北京十一所高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和我校的优秀学生代表,以及企业的高管负责人、学院的教授老师们一同参与到论坛中,以学校为单位,用学生代表展示研讨成果和嘉宾点评的方式,深入探讨、多角度解读当下最热的TPP问题,即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有和影响。论坛旨在加强各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并使各高校代表在嘉宾们的指导下提升水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赵鸿韬在开场的讲话中提出,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之余关注社会热点、用学术的角度思考社会问题难能可贵,而本论坛就为各高校的学术交流提供了一个专业、开放的平台,两位嘉宾的点评也会让前来参加论坛的学生代表更加聚焦地研讨同一个经济问题,这非常有助于提升本科生的专业水平,使大学生成为真正关注社会、学有所用的人才。杨华翊也发言表达了对论坛展示与交流的期待和对各高校、各位嘉宾到来的感谢。
第一轮的高校代表展示包含六所高校的观点阐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代表李坤首先就“TPP能否倒逼中国进行经济改革”进行陈述,并表达了TPP从外部对中国施加压力以促使中国进行经济改革转型的力量依旧有限的观点。接着,清华大学代表夏劼斐、北京师范大学代表李童、北京理工大学代表杨梦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代表马晓龙和北京邮电大学代表岳旭分别就“TPP的崛起是否说明WTO的势弱”、“中国加入TPP的制约因素”、“TPP会对全球产生哪些影响”、“一带一路能否抗衡与制约TPP”依次进行了阐述。
其中清华大学选手夏劼斐分别就TPP和WTO是什么、现今阶段TPP对WTO的作用影响、TPP和WTO的未来走向三个方面对“TPP的崛起是否说明WTO的势弱”这一选题进行了逻辑缜密的论述。他认为目前全球经济态势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WTO的弱化,这是因为美国在WTO中受挫,需要通过TPP在亚太地区寻找新的历史增长点,但长远来看,在完全信息的重复博弈情况下,WTO无疑是有利于所有参与者福利最大化的最优解。
北京师范大学代表李童随后就“制约中国加入TPP的因素”这一选题进行了展示,首先他通过分析奥巴马的话“美国不允许中国等国家来书写全球经济的规则”提出了TPP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的观点。TPP推行迄今为止最为严格的保护政策,涵盖领域包括商标引用、地理标识、网络域名、版权保护、专利保护等,他认为如果中国加入TPP就必须要全盘服从TPP,而中国的科研与发展水平较低,需要依靠仿造进行经验与技术的积累,尚无法达到发达国家的高水平要求,因此他得出结论——中国很难加入TPP。
随后,中央财经大学代表孙乾从TPP内容的角度比较中国与马来西亚的经济结构,中国传媒大学代表金振杰阐述了TPP的起源、形成与各国博弈,北京交通大学代表刘畅和李静茹分析了TPP协议具体内容对于日本的影响。论坛现场观点交锋、思维碰撞。
在论坛最后,大田集团总裁王法兴在总结北京大学展示时一句“少提创业,多提就业”点醒了在场的学生代表们,更表达了亲身经历中国改革历程的感慨和领悟,结合中国现状和经济发展实例对论坛主题TPP给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经济未来走向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