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9日,首届深大湾区论坛之“碳中和与绿色金融”分论坛在深圳大学粤海校区举行,吸引了线下线上众多观众参与。本次论坛聚焦气候变化、碳中和、绿色金融和ESG管理等四个领域,共邀请了十余位国内外学术界和业界的前沿代表,分别结合企业、金融机构、公益组织、科研院所等实践和科研角度,探讨如何实现气候变化行动的共建共治共享,进一步推进中国以及全球范围内“双碳”目标的早日实现。该论坛由深圳大学微众银行金融科技学院、深圳南特金融科技学院和深圳大学大数据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主办,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协办,深圳大学社会科学部为支持单位。
在主论坛环节,国家天文台原副台长薛随建研究员从“天文与气候”的宏观主题出发,讲述了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阐述了两种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从而引出ESG投资理念治理公司的重要性,最后提出逆转全球气候变暖有可能实现。碳阻迹创始人晏路辉从“企业碳管理创新”的微观层次出发,详细阐述其公司所倡导的CREOS理论和实践框架,从而总结出企业碳管理的核心驱动力,并列举了各行业龙头企业如何实施“双碳”战略的具体措施和行动。
在随后进行的四个平行论坛中,有两个是针对气候变化与碳中和设立的专场。其中,普华永道中国区域经济及金融业主管合伙人张立钧主要围绕金融业如何赋能碳中和事业、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进程、其所遇问题和破局方法进行了分享。中建深圳装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洋博士在演讲中介绍了建筑行业碳减排的背景,剖析了装饰行业碳减排面临的挑战,并对探索装饰企业碳减排实现路径作出展望。联易融战略项目管理部总经理章登锋博士主要探讨了绿色金融、绿色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科技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重点突出如何利用新科技构建供应链新生态。微众银行人工智能部副总经理、光明-微众揽月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吴海山分享了如何以“遥感卫星+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实现森林碳汇的科学、准确、快速的MRV目标(可监测、可报道、可确认),并详细介绍了通过技术手段助力碳中和目标的科技平台——揽月平台。深圳红树林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蒋勇结合深圳成为“国际红树林中心”这一最新热点,详细介绍了红树林基金会的基本构成,并以深圳湾红树林湿地修复这一具体案例展示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深圳实践。广东碳中和研究院院长助理赵正源通过介绍碳中和“六个一”韶关模式及典型项目案例,展示了科技如何支撑碳中和试点示范市建设。
在另外两个平行论坛中,专家们主要从数字经济承担着带动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重任这一角度出发,详细讨论“双碳”如何成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另一个抓手。其中,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陈虹介绍了金融科技以及区块链对推动数字经济的重要性,深入剖析其如何协助“双碳”战略的实施,并为国家、社会以及各个产业带来诸多机遇。江西普惠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黄轩从实践的角度,阐述企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先行者应如何推动实现“双碳”目标,并重点分享了他们目前正在推进的乡村振兴与绿色金融创新实践项目。深圳大学微众银行金融科技学院副教授李景景以生动有趣的实验设计和演讲方式,带领观众领略生活中节碳的魅力。香港中文大学商业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卢永鸿重点介绍了由该中心编制的基于香港以及大中华地区企业的四大可持续发展指数,从而有助于本地及国际商界提供企业社会责任/ESG的实践标杆。法国里昂商学院(上海校区)副教授兰赛以“ESG与数字平台生态圈”为主题,结合华为实例,说明企业应该如何利用ESG策略谋求可持续发展。ESG披露是双碳战略的抓手之一,为了加深听众对企业ESG披露的理解,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薛舒予重点分析了企业实行ESG信息披露的前因和后果。
11月20日上午,多位演讲嘉宾和听众还参与了本次分论坛的另一重要环节——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公益机构之旅,通过志愿者们的详细讲解和分享,深刻了解红树林生态系统在整个碳中和体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深圳市的先进经验。
转自:深圳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