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李贻斌教授作了一场题为“智能制造与智能机器人”的学术报告,山东大学有社会学,体育学,艺术学,地球物理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公共管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法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口腔医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中国语言文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社会学、体育学、地球物理学、生态学、统计学、系统科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建筑学、电气工程、水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药学、护理学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在职研究生讲座的主要内容是:
报告中,李教授首先对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0”作了专业解读。他指出,“工业4.0”就是智能机器联合大数据、云计算、RFID、互联网、物联网以及预测分析、决策、优化与控制软件等着起形成智能配件、智能产品、智能设备、智能工厂、智能产业链的工业集成生产,其技术基础是网络实体系统及物联网。“工业4.0”项目主要分为三大主题,即“智能工厂”、“智能生产”和“智能物流”,最终,制造业终将成为信息产业的一部分。
面对工业4.0浪潮,我国审时度势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李教授指出,中国制造业现多依托外国技术,科技投入不足,面临诸多挑战,为此,我国提出了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中国制造提升战略。要使中国制造业站在世界前沿,这就涉及到智能制造。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在于机器人。机器人是人类的梦想,机器人的发展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世界各国也高度重视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我国的机器人企业也蜂拥而至,产业园遍地开花。未来机器人正朝着智能性、易用性、安全性、交互性的趋势发展。他相信未来的机器人会从“机器”逐步迈向“人”。
李贻斌是山东大学二级教授,山东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1988年开始从事特种机器人研究,先后研制出系列化喷浆机器人、煤矿井下危险区域探测机器人、火灾现场探测机器人、AWID-AWIS高机动移动机器人、高性能液压驱动四足仿生机器人等。曾获得过多项国家级,省级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