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大的人事科科长姚非带着78个博士岗位来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他说,现代社会人才流动很频繁,与人才饱和的北上广相比,陕西、甘肃等区位优势不明显的省份不失为一个好事业的起点。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西北地区人才需求缺口很大,再加上优厚的人才招聘政策,毕业生们的快速成长在这里成为可能。他表示,甘肃农大希望进入高校的研究生耐得住寂寞,沉下心来钻研学科,教书育人。
河北农科院这次带来了35个博士岗位、18个硕士岗位,以及少量适合本科生的科研扶持岗位。人事处处长孙世刚介绍,在科研领域的人才换挡时期,不仅需要毕业生有新思维新理论去做创新性的工作,更需要他们去生产第一线,去田间地头。他希望在职研究生们在校期间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如杂交育种怎么进行、怎么去雄、怎么授粉,“这些知识等到去了工作岗位再学可就太晚了”。
首次来陕西招贤纳才的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带来了5个岗位需求,其中有一个需要博士,招聘会临近结束时,已经收了近20份简历。带队招聘的学院院长谢南斌教授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远离闹市,学生们安心学习研究,这一点从收简历中看到了。他说专业对口、准确定位的研究生容易就业,单位更青睐动手能力强,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生。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这次带来了制冷、半导体、计算机、电气自动化等研发类岗位。招聘经理唐海鹏表示,企业最看重的是应聘者的专业素养。在企业里,“能者多劳,多劳多得”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一个新进的研究生很可能在入职一两个月后就开始独立完成项目,这对研究生的专业扎实水平和适应环境后的学习能力都是极大的考验,他督促研究生们在校期间一定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
研究生:这样的努力好就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的张汝佳理想中的职业便是留在高校从事学生工作,她已拿到3所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岗的offer,在校期间,她不仅担任兼职辅导员积累相关工作经验,同时还考取心理咨询师2级证书以便更好的了解学生群体的诉求。找工作的过程更让她体会到校训“诚朴勇毅”的真正含义,她说 “扎扎实实努力比漂亮话更重要”。
已经考取了河北选调生的资环学院硕士研究生林国伟在招聘会上有新收获:向宁夏大学投了简历。他想做行政管理工作,上学期间就做了很多功课。在众多的求职要求中,他更看重的是单位提供给个人的发展前景。说到他的就业经历与感受,他说“广泛撒网,重点捕捞”,是毕业生适应岗位而不是岗位适应人。
园林学院硕士生杨迪也签了自己理想中的外省企业。通过强大的互联网,她找到了自己的“意中人”并有针对性的制作简历,展示自己的实力。她说,与其眼高手低左右为难,不如先给自己定个位:想干啥、想去哪,如果是综合性强的工作,不妨多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诸如沟通、写作等能力。如果想从事专业性高的工作,还是老老实实多跟老师交流,多做相关领域的项目积累经验。
博士不愁“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学与药学院博士陈胜在招聘会上虽然只投了两份简历,但坦然的神态展现出不一样的自信。毕业论文刚交去盲审,他期望结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希望未来可以进入更好的科研院所继续从事相关的理论研究。谈到博士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陈胜建议除了在课题研究上狠下功夫外,博士群体还应该多参与相关的就业招聘会了解本行业就业前景。他提醒准备读博的师弟师妹们慎重选择专业,坚持不懈追梦。
食品学院研一学生李铭鹤不像大多前来求职的学长学姐那样着急,她说希望可以提前看看用人单位的要求,方便自己提前找到差距,补足短板。曾在米奇蛋糕公司实习过的李铭鹤希望以后可以进入和食品相关的企业,她觉得虽然性别在食品行业常要进工厂下一线的工作性质面前不占优势,但是凭借从往年学长学姐那取经,她并不怕去社会的大染缸里打拼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