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邀请戴彧虹老师作了一场题为“An Overview of Barzilai-Borwein Gradient Method(Barzilai-Borwein真梯度法概述)”的讲座,数学与统计学院现设数学系、应用数学系、数学教育系、统计系、大学数学研究室、数学研究所;拥有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数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统计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数学、统计学在职研究生均是重庆市重点学科与重庆市统计局共建重庆市统计分析研究中心。在职研究生讲座的主要内容是:
与柯西经典的最速下降法(1847年)相比,Barzilai-Borwein真(BB)梯度方法往往需要较少的计算工作,大大加快了收敛。由于其简单性和效率,将BB方法已被延长或在很多场合或应用一概而论。然而,缺乏理论依据证明了BB法的优越性。在这次演讲中,我将给出有关BB方法的概述。
戴彧虹,湖南涟源人,1992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1997年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所获博士学位(导师:袁亚湘 院士)。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工作,2006年被聘为创新基地研究员,2012年被聘为二级研究员,2014年被聘为“冯康首席研究员”。主要从事非线性优化理论、算法及其应用研究,已出版专著一本,发表高水平论文八十余篇, 他和老师袁亚湘合作提出的“戴--袁方法”被认为是非线性共轭梯度法四个主要方法之一。曾获第五届钟家庆数学奖(1998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6,排名第二),德国洪堡奖学金(2004),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7),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1),国际通信大会最佳论文奖(2011), 冯康科学计算奖(2015)。曾访问英国剑桥大学、邓迪大学、德国拜罗伊特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等著名院校。现担任中国运筹学会数学规划分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数学院优化与应用研究中心副主任,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所长助理。同时担任《ITOR》、《Science in China: Mathematics》等多个杂志编委。曾或正在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交叉与合作团队、973项目优化子课题等多项基金与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