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博雅讲座第六十五讲在南校区第三教学楼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的嘉宾是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陆建德教授。陆教授于1990年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职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研究所多年,现为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兼《文学评论》、《中国文学年鉴》主编。陆教授近年来多关注清末民初的文化转型和鲁迅研究,主编的《现代化进程中的外国文学》刚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初版。主持本次讲座的是博雅学院2014级本科生李劭博。
陆教授以埃德蒙·伯克所处的时代为切入点,说明了18世纪中后期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相继爆发的时代背景,并结合当时身处英国的知识分子大多怀有强烈政治抱负的情况,向我们介绍了作为一个实际的政治参与者的伯克的政治观点:同情美国独立战争,但激烈地反对法国大革命。接着,陆教授对上述观点做出解释,他比较了同时期的潘恩等人和伯克的政治思想,提出伯克更接近于一种“文化相对主义”,即强调各个国家的历史和社会环境对政治的影响而反对抽象地谈论“自由”、“人权”等概念。陆教授特别提到,伯克所反对的仅是颠覆性的激烈变革和与实际不符的政治建设,而他实际上是一个尊重传统又同时支持稳健改革的政治家,英国在变革中得以保存王室等国家精神,正是得益于伯克这样的人。陆教授最后指出,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提到政治上的“渐进”,伯克的思想是很重要的参考资源,应该得到重视和挖掘。
讲座结束之际,陆教授还特别提醒大家,伯克是一个具有自我怀疑精神的人,而正是这种自我怀疑推动着政治改革和人文学术的发展。陆教授的博闻强识和深切的人文关怀博得了在职研究生同学们的热烈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