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快速消费品物流?-对外经贸大学物流管理研究生
快速消费品物流是指快速消费品从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到消费者的流动过程,主要包含供应物流、销售物流、逆向物流等环节。相对于其他产品物流,快速消费品物流具有如下特点:
(一)与销售紧密联结
快速消费品物流和销售紧密联结在一起的,例如有的快速消费品配送商,他们既做销售,又做物流。只有快速消费品销售总公司向分公司或分区配送、发货才是典型意义上的物流。
(二)物流对象种类多,物流复杂化程度高
快速消费品花色品种繁多,涉及日用品、包装食品、饮料、米面、烟酒等,而不同类型的商品,有其自身特点,对物流有不同要求,如对易碎易压的商品在物流中需要专业的操作和运输要求等。因此,由于物流对象的多样化,对物流的要求也呈多样化的趋势,增加物流的复杂化程度。
(三)物流配送量波动大,订单频繁
由于连锁经营是快速消费品的主要经营方式。而在连锁经营中,连锁企业店铺多,而且分布广泛,订单频率高,大多数订单的货物种类繁多,甚至有些订单有时间要求,例如,只有某一个时间才可以送货,甚至有些小型的便利店甚至要求一天送货两次。
(四)涉及领域多,作业环节多
快速消费品物流涉及供应、销售和逆向物流领域,作业环节多,除了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作业外,还有拆零、拼装、补货、处理退货、更换商品等作业。作业环节多,增加物流管理的难度。
(五)物流质量要求高,库存周期短
快速消费品与人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而,要满足现代消费的多样化、个性化、新鲜化和无害化的要求,对商品保质期、物流质量要求严格,库存周期短。
上述特点要求快速消费品物流适合现代经济发展的特点,遵循快速消费品物流规律,具备更强的配送与补货能力、更快的反应速度和更有效的控制与管理能力;要求快速消费品物流与市场有效的协同,通过高覆盖率和铺货率,更加接近消费者,提供高效、快捷、准时、安全、优质、低成本的服务,满足多频次、短时化、个性化物流需求;要求转变快速消费品物流观念,通过供应链变革,创新物流方式,不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形成良性物质循环,减低污染,保护环境。
快速消费品物流特征
要货满足率,库存水平、补货满足率、缺货情况、要货送货周期
现在的物流控制更多是从物流单部门考虑,从营运控制(集体操作手法)、财务控制(成本约束)和价值诉求(干好了涨工资)着手考核。
其实,物流是一个整体层面:物流部门绩效考核、公司物流绩效考核和供应链物流考核
物流成本率:费用总额/年销售额
物流效用增长率:物流费用年比上一年增长率/销售额比上一年增长率
运营费用比率:仓库租金汽运铁路费用/支出总额
物流成本:运输成本和库存成本
运输成本:运输费用(工厂到客户运费、到配送中心短驳费、配送中心长途调拨费,配送中心到客户配送费用,各种铁路运杂费)和货物保险
库存成本:缺货成本(缺货成本是开发一个客户成本的25%),库存资金占用(成品、原料)、物流设备折旧、仓储保险、仓库人工费、仓储租金、库存税金、搬运费、包装费。
库存周转率:年销售量/平均库存水平
顾客服务水平:
订货满足率=现有库存能够满足的订单次数/顾客订单总次数
订单与交货的一致性:
无误交货率=当月准确按照顾客订单发货次数/当月内发货总次数
交货的及时率=当月汽车准时送达次数/当月汽车送货次数
货物的破损率=当月破损商品价值/当月发送商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