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邀请中国经济网编辑崔军作了一场题为“媒体发展态势与职业选择新闻纪实”的讲座。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由英语学院国际新闻与传播系发展而来,拥有新闻学本科和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层次教育。该系依托英语学院雄厚的师资和广泛的影响力,采用英语语言文学和新闻传播学有机融合的非传统教学模式,以全英语教学、全媒体教育和全程新闻实践为特色,致力于培养国家当前急需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讲座的主要内容是:
“以前司机这个行业非常吃香,谁都想当司机。但现在,谁都能开车了,这个职业的价值就不怎么高了。现在新闻专业也出现了这种现象,新闻人的出路又在哪里?”关于这个问题,崔军用习主席说过的一句话,指出了新闻人职业选择的基本方向,“随时以举事,因资而立功,拥万物之能而获利至上。”
崔军表示,现在传统媒体受到的冲击很大,尤其是报纸,但纸媒仍然有新媒体所缺乏的严肃性内容,所以纸媒依然有一定的发展空间。针对传统媒体,他建议:“避开传统媒体中的报刊社,如果进入了这个领域,最重要的是知识储备和人脉储备,随时为自己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做准备。”
谈及新媒体时,崔军感叹,自媒体已经超越记者挖掘真相的能力,能无限接近真相。但相对于“公媒体(有一定权威的媒体)”而言,自媒体比较缺乏可信度。“大学生毕业先别考虑自媒体创业,成功率太低,最好先去自媒体企业工作积累经验。”
同时,崔军也评析了去外媒工作的优劣。他表示虽然外媒拥有一定程度的舆论自由,但是他们的意识形态毕竟不同,语言的差异也对记者要求很高,而且工资优势正在逐步被削弱;打算去外媒的同学可以考虑当驻外记者。
在讲座的最后,他表示“要利用好本身的资源,顺应时势发展,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